第119部分(1 / 4)

《易》確實看重君子,大概作《易》的人本身就是君子。君子替君子說話,自然在情理之中,無可非議。倘若也能為小人說上幾句,稍微看顧一下小人,這世界也許會變得更好,不會有那麼多兵匪盜賊犯罪分子。這樣,恐怕更能體現“天道”。

………………………………………………

《周易》能告訴我們什麼

【原文】

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①。顯諸仁,藏諸用,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盛德大業至矣哉!富有之謂大業。日新之謂盛德。生生之謂易②。成象之謂乾。效法之謂坤。極數知來之謂佔③。通變之謂事。陰陽不測之謂神。

【註釋】

①鮮:少,這裡指很少有人瞭解。②日新:不斷更新。生生:變化不止.③極數:窮盡卦、交的變化。

【譯文】

陰陽的交替變化就叫做道。相繼不斷就是善,成就萬物的是性。仁者從自己的角度看,把它叫做仁;智者從自己的角度看,把 它叫做智。平民百姓每天接觸陰陽之道而不懂得,因此君子之道就很少有人知道了。它表現出來就是仁,隱藏起來就是用,鼓動萬物,不與聖人共同勞神憂慮,它的崇高品德和偉大業績達到了頂點。擁有萬物就叫偉大業績。不斷更新就叫崇高品德。變化不止就叫易。生成物象就叫乾。仿效乾而完成物象就叫坤。窮盡卦支而預知未來就叫佔問。承接更新就叫事。陰陽交替不可把握就叫神奇。

【讀解】

《繫辭》的作者在這一節裡闡發自己對“道”的看法,認為宇宙萬物產生的根源在於“道”,即陰與陽的交替變化。道的變化是 無窮無盡的,道也無所不在,卻難以把握,只有聖人君子才能完全領悟。

這些抽象的議論都在表達一種宇宙觀,一種哲學思想,難怪晉通百姓不大搞得清楚。不過,如果不要說得那麼高深,”百姓還是可以懂的。比如生命,來自於雌、雄的結合。比如花朵,生於陽光和土壤。比如時光,由白天和黑夜構成。這就是陰陽交替結合產生萬物。

陰陽觀具有中國特色,深入咱們心裡,我們自古以來就用它看待和解釋世界上的萬事萬物。

………………………………………………

孔子對《周易》的個案分析

【原文】

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①,是故謂之象。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通,以行其典禮,繫辭焉,以斷其吉凶,是故謂之交。言天下之至噴,而不可惡也②;言天下之至動,而不可亂也。擬之而後言,議之而後動,擬議以成其變化。

“鳴鶴在陰,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則千里之外應之,況其逐者乎③?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則千里之外違之,況其選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發乎還,見乎遠。言行,君子之樞機④;樞機之發,榮辱之主也。言行,君子所以動天地也,可不慎乎?”

“同人先號眺而後笑。”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處,或默或語。二人同心,其利斷金⑤;同心之言,其臭如蘭(6)”。

“初六:藉用白茅,無咎。”子曰:“苟錯諸地而可矣(7),藉之用茅,何咎之有?慎之至也。夫茅之為物薄,而用可重也。慎斯術也以往(7),其無所失矣。”

“勞謙,君子有終。吉。”子曰:“勞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8),語以其功下人者也。德言盛,禮言恭。謙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

“亢龍,有悔。”子曰。“貴而無位,高而無民,賢人在下位而無輔四,是以動而有悔也。”

“不出戶庭,無咎。”子曰:“亂之所生也,則言語以為階(11)。君不密(12),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凡事不密,則害成(13);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子曰:“作《易》者其知盜乎四?《易》曰:‘負且乘,致寇至。’負也者,小人之事也;乘也者,君子之器也分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盜思奪之矣。上慢下暴,盜思伐之矣(16)。慢藏誨盜,冶容誨淫(17)。

《易》曰:‘負且乘,致寇至。’盜之招也(18)。”

【註釋】

①賾(Ze):繁雜。擬:模擬。物直:事物的特點,特徵。②惡:意思是胡言亂語。③邇(er):近。④樞機:控制彎弓發射的裝置,比喻關鍵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