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汨羅國千萬不可等閒視之。這汨羅國人天性人高馬大,而且特別擅長格鬥,如果咱們大康和汨羅人發生戰爭的話,恐怕到時候會損失巨大。”
“還有一點原因,就是這些年汨羅國一直風調雨順,農作物產量極高,他們的人生活在優渥的環境之中,物資充裕,一旦發生戰爭,恐怕西北這邊物資將會難以為繼。”
宋成舟訴出了戰爭的幾個弱點。
君臣之間討論了一番之後,都覺得在西北和汨羅國發生戰爭勝率並不高,但是失敗的機率也不高,最有可能就是雙方僵持不下,但是雙方進入彼此內耗的狀態下,很有可能會徹底將大康拖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更何況寧凡要的不只是一個安全而又穩定的大康,他要的是一個安全而又繁榮的西北,所以和汨羅人發生戰爭,並且長期相持不下,這並不是寧凡所要的結果。
“不到最後一步,永遠不要用戰爭的手段來解決問題,戰爭只是解決談判桌上無法達成的問題。”
寧凡想了想,之後嘆了一口氣。
要想徹底改造西北,那就唯有改造秦川,而改造秦川將會影響汨羅人的終極利益,所以這次和汨羅人產生摩擦幾乎是難以避免的。
“朕回去之後就會立即派人出使汨羅,和汨羅國好好商議一番,看看這件事情有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如果汨羅人真要和咱們大康打仗的話,咱們大康倒也不怕。”
寧凡已經想好了,為了爭取這秦川的水源,徹底改變西北乾旱的現狀,打造一條貫穿西北的大運河,寧凡是不惜和汨羅人開戰的。
當然開戰的時間越晚越好越晚對於大康越有利,因為寧凡可以騰出手來準備更多的物資,準備更多的軍械。
其實現如今的戰爭對於寧凡來說,仍然是很大的威脅,畢竟寧凡發明的那些火器,現如今都很雞肋,尤其是火槍,射程有限,殺傷力有限,準頭有限,而且動不動就炸膛。
說到底寧凡雖然發明了火藥,但是工業革命沒有達到一定的技術積累之前,這些火藥技術並不能轉化成為先進的武器,也並不能將整個大康帶入火藥的熱戰時代。
“五年!只需要給朕五年的時間,朕就可以還你一個強大的大康,到時候別說什麼汨羅人了,就算是匈奴人,朕也不會放在眼裡。”
寧凡痛定思痛地說道。
時間對於一位君王來說,永遠都是最重要的,只要有時間,寧凡就可以將更先進的兵器裝備到大康的軍隊,到時候一旦有了成熟的槍支,那麼在戰場上,無論是汨羅人也好,匈奴人也罷,都不是大康火器的對手。
“如果陛下想要爭取五年的時間,那麼五年內這條運河是無法動工開鑿的,因為咱們就算現在不去開鑿改道秦川,但是一旦咱們動工修建運河,那麼汨羅人勢必就知道咱們的目的了。”
宋成舟露出了苦笑。
的確,寧凡也覺得自己有些異想天開了,要想爭取時間,但也完全不能夠把別人當傻子,尤其是汨羅這個國家,有大量的汨羅商人長期活動,在大康的境內,對於大康的一舉一動,汨羅人都是第一個知道的。
“先在談判桌上來談判這件事情,不過戰爭的步伐也要緊鑼密鼓的準備了。”
寧凡並沒有說太多,畢竟計劃趕不上變化,未來西北到底會有什麼情況?只能拭目以待了。
寧凡並沒有急著趕回江南去剿匪,而是留在了西北一段日子,而這些日子經過千辛萬苦的陳橋,也終於到達了大康國的邊境。
茫茫的邊境線上一望無際的白樺林,越過那條河就會到達遼闊的草原了。
短短不到半個月的時間,陳喬幾乎瘦脫相了,整個人又黑又瘦,看起來就好像是一個瘦了脫相的猴子。
他耗費了千辛萬苦才穿越了偌大的黃土高坡,來到了邊境線上,看著遠處一望無際的綠草原,陳橋的心情充滿了惆悵。
可想而知,當一個漢人出現在匈奴人的草原上的時候,這些匈奴人的反應是什麼樣的。
十幾個匈奴人將陳橋團團圍住這些匈奴人,不打仗的時候也是全副武裝腰胯的彎刀,背上揹著長弓。
他們圍著陳橋不斷地轉悠,眼睛死死地盯著陳橋。
“你是大康人,怎麼來到我們草原的地界上,難道不知道我們草原上的雄鷹天生就瞧不上你們大康的男人嗎?”
幾個匈奴人嘰裡咕嚕地對著陳橋一陣嘲諷。
“我是來投靠你們匈奴人的,我是大康的將軍,我身上有重要的秘密要告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