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試第一場,在二月初九日開始。
會試工作組包括主考、同考、提調、監試、供給、收掌試卷、彌封、謄錄、對讀、受卷及巡綽監門、搜檢懷挾官等等。
科舉在流程和形式上,儘可能做到公正嚴肅,為國家選拔真正的有才之士。
在開始考試前,主考官高拱、副主考胡正蒙帶著一眾同考官提前入場。
和高拱相比,副主考胡正蒙沒什麼名氣。
胡正蒙跟李春芳、張居正是同科。
那一科,道士李春芳是狀元,張居正二甲第九名,胡正蒙是探花。
但是李春芳、張居正在官場風生水起……
胡正蒙一直在翰林院熬資歷,目前還協助張居正重錄《永樂大典》。
同考官中,熟面孔除了餘有丁、張四維,還有申時行、王錫爵,以及跟晏珣有些拐彎抹角關係的陳謹。
申時行是《尚書》同考官、王錫爵是《春秋》同考官;
陳謹是考生人數最多的《詩經》同考官。
他是嘉靖三十二年癸丑科狀元,此前在南京國子監任司業。
這一屆的考官和以往一樣,匯聚狀元、榜眼、探花,沒有辱沒考生們。
據晏珣的好友汪德淵吹噓,司業陳謹誇獎汪公子是南監數一數二的人才,簡稱“南監首席”。
因為汪公子在京城頗有名聲,這個傳言很多人都聽過。
於是在貢院前,晏珣、王錫爵、餘有丁……甚至高拱,看陳謹的目光都很微妙。
已知汪德淵的老師李開先擅長戲曲、喜好客串老旦,那麼陳謹肯定也有些奇奇怪怪的才能!
陳謹:……?
咳咳,幹正事要緊。
高拱和胡正蒙帶領同考官對著聖人像發誓:必定遵從公義本心、公正取士、回報天子所託,有違此誓,必遭神明報應。
這是歷來的規矩,叫作“戒誓”。
莊重而神聖的誓言,很靈的!
上一科有個《易經》同考官叫徐耀文,就是因為評卷不公,半夜遭遇鬼打牆。
諸位怕不怕?
晏珣莊嚴地發誓,然後就被鎖進冰冷的貢院。
先唱一首《鐵窗淚》~~
裕王府的小聖孫朱翊鈞實歲一歲半,能認人、會說一些簡單的詞,其中包括“珣珣”。
珣珣最好看,還會叨叨叨講故事、送好多玩具,耐心陪他玩。
這一日,朱翊鈞在院子裡到處轉,不停地喊:“珣珣,珣珣。”
剛被皇帝派來照顧小聖孫的太監馮保緊緊追著哄:“小世子,晏編修去做同考官,要等評卷結束、填榜之後才能出來。”
這句話太長,朱翊鈞聽不懂,還是找“珣珣”。
馮保無奈,找出晏珣送的各種玩具哄朱翊鈞。
唉!
平日晏編修也不是日日都來,明明是他陪伴小世子比較多。
怎麼晏編修幾日不來,小世子就鬧騰著找人。長得沒有晏珣好,也不是他的錯啊!
……
貢院中,晏珣連打幾個噴嚏。
乖乖哩個咚,該不會著涼吧?
這年頭,風寒感冒也是會死人的!
會試開始之前,眾考官被鎖進貢院與外界隔絕後,才開始確定考題。
第一場四書五經八股文,是最重要的。
四書題由兩位主考官擬定,其實主要是高拱說了算,胡正蒙無可無不可。
五經題由各房同考官擬雙倍量的題目,再由主考官從中選擇。
這時候,晏珣知道王錫爵為何會被選中……治《春秋》一科的翰林很少,可謂“孤經”,沒有什麼競爭對手。
然而治《禮記》的人一樣稀少。
所以說,無論裕王是否出手,晏珣都是這一科會試同考官的必然人選。
又是一個順水人情。
題目定下後,同考官的第一階段工作完成。下一階段就是每一場考試結束,等提調官將試卷送過來。
同考官之下還有謄錄官、對讀官,都是六科、六部以及國子監選拔出來的老學究。
晏珣第一次擔任同考官,雖然被鎖在這裡有些無聊,更多的是好奇和興奮。
幾個謄錄對讀官閒聊:“高郵汪氏治《禮記》,這一科他家沒有人赴考?說起來,那個很出名的南監首席汪德淵,透過鄉試沒有?”
眾人好奇地向晏珣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