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傳聞,明宣宗朱瞻基登基前跟還是小官的于謙相識。
有一次在外遊歷,朱瞻基吃掉于謙剩下的半碗麵。
推食解衣,不把臣子當外人。
于謙當時驚訝又感動。
後來……宣宗的好大兒英宗搞出土木堡之變。于謙的處理頂天立地,不負國家不負君。
可最終,于謙被英宗處斬抄家。
晏珣想到于謙的結局,頓時壓力山大,內心罵罵咧咧……你小子看起來濃眉大眼,居然沒安好心。
裕王硬著頭皮迅速啃光手裡的饅頭,拍拍手裡碎屑瀟灑地站起。
他只是覺得晏珣呆愣的樣子怪可憐,一時心軟幫著吃掉……沒想要臣子賣命啥的。
半個饅頭而已,不至於不至於~~
晏珣裝作若無其事:“一會兒回別院,我煮兩碗麵,殿下沒飽再吃點?”
“呃……好。”裕王覺得嗓子疼,但還是應下。
如果是晏珣親手煮的面,還是要嘗一嘗的。
四捨五入當一回晏珣的爹。
不知是不是錯覺,來西山走走,裕王的胃口比平日好。幸虧他是男的,否則內侍們一定以為他懷孕。
內侍田義……恍恍惚惚。
王爺居然搶晏珣的饅頭吃!
難道府上的廚子努力方向錯了,王爺就喜歡吃四合面黑饅頭?
晏珣煮麵用的就是煤爐,比燒柴方便。
常歡在一旁打下手,見周圍沒有外人,小聲嘀咕:“特製煤爐比普通爐灶節省一半的蜂窩煤,早知道不賣煤爐。”
“嗯?”
常歡理直氣壯:“節省豈不是降低咱們蜂窩煤的銷量?”
晏珣笑道:“你真不愧是四伯親生的!這一次別說不會虧,就是虧一點也要送。再說,整個京城那麼大的市場,還怕煤賣不出去?”
有這一波免費贈送的宣傳,佔領市場完全沒問題。
常歡想想也是:“吃虧是福!我跟著送煤,儘可能送遍每一戶人家。”
“這件事辦得好,以後讓你去山西做大買賣。”晏珣笑眯眯地畫餅。
西山煤和山西煤相比,是小巫見大巫。
常歡做外管事、阿豹是內管事,其他養子打雜,最特殊的晏小六……不知跟誰學的不幹好事。
裕王吃了晏珣做的面,心滿意足地在山上住三天。
他看到成千上萬的漢子揮汗如雨地墩蜂窩煤,像螞蟻大軍一樣整齊有序,場面很壯觀。
“哐哐哐”一個個像蓮藕的煤餅墩出來,看著就解壓。
熱火朝天的吆喝聲很有感染力,裕王手癢下場幹活,一時拋開種種抑鬱心事。
他又看到一輛輛板車排成隊,浩浩蕩蕩地拉著蜂窩煤進城。
一個個黑蓮藕走進千萬家,在冰天雪地中給百姓帶來溫暖。
“那板車……怎麼有皇店的標記?”裕王眼尖地發現亮點。
晏珣解釋:“盧溝橋外那場地,從前是韃靼瓦剌來京進貢的‘榷場’,需要大量板車運貨。後來停止朝貢、榷場荒廢,板車收在庫房裡。”
“榷場”,就是貿易場所。
裕王懂了,晏珣借用盧溝橋榷場辦工坊,將這些板車清理出來廢物利用。
……晏珣真是一個借雞生蛋的高手,集中各方力量辦自己的事!
這不是首輔該有的素養嗎?
回京的路上,他們見到送煤的板車大隊,聽到沿途百姓的議論。
“聽說要連送七天,我家昨天已經去領過,燒這個煤比散煤好,早就該用起來。”
“粥棚是官府設的,煤也是官府送的?真是青天大老爺。”
“不是,我聽說……”
在西山煤窯幹活的臨時工多,不用特意宣傳,晏家煤窯送煤的事就傳揚出去。
京裡百姓聽說是雙鼎甲、三元及第的晏老爺家送煤,感激佩服之餘,又恍然大悟……
只有這樣的大善人,才能父子同科雙鼎甲!
這是天上的星宿下凡,有神仙保佑!
“我七舅姥爺的表哥的兒子在裕王府當差,他說裕王第一次見到晏珣,就說晏珣是蓬萊舊友!”
神仙下凡實錘!
“晏鶴年有個神仙兒子,一定也是神仙!裕王是蓬萊舊友,必須也是神仙。”
皇帝也是神仙,這是毋庸置疑的……前不久張真人不是臨凡傳經嘛?
修仙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