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禮收到不好意思的晏珣和朱翊鈞很快匯合……出了一個突發事件。
“胡總督安排倭國天皇和幕府大將軍上城樓宣讀《馬關條約》,儀式結束回住處時,正親町天皇遭遇刺殺,所幸沒有受傷。”將領急忙上前稟報。
“刺殺誰?”晏珣不可置信地問。
倭奴不刺殺胡宗憲,反而刺殺他們自己的天皇?
“刺殺正親町天皇。”將領再次說。
晏珣沉默片刻,笑道:“有點意思……刺客是什麼人?抓到了嗎?”
“刺客一共是三個人,都是浪人打扮,當場自盡。說是刺殺,也像是自殺。”將領說。
“是自殺式襲擊。”晏珣看向眾人,“你們覺得,倭奴搞什麼名堂?”
玩陰謀,大明朝堂上的人才是行家。
朱翊鈞看向呂調陽:“這種事呂閣老比較有經驗,您看呢?”
呂調陽瞪眼……什麼叫我比較有經驗?就算你是太子,也不能胡說八道啊!
他輕咳兩聲,一下子想出幾種可能:“最有嫌疑的是各方大名國主;第二種是原本忠於天皇的人乾的,幫其解脫;三……就是胡總督乾的。”
在場都是自己人,沒什麼不能說。
晏珣點點頭,“呂閣老果然經驗豐富,依我看就是那些國主幹的,倭國素來有刺殺的傳統,比如德川家康的父親松平廣忠被刺死時才二十四歲。”
遇事不決,一死百了。
“既然晏大人這麼說,定然如此。”呂調陽陰陽一句,“這種事還是你比較有經驗。”
不能懟太子,還不能懟你?
一路南巡,晏珣跟呂調陽處得不錯,幾乎成老兄老弟,此時就當開玩笑。
晏珣淡定地說:“那麼問題來了,我們剛跟倭國達成協議,就有人行刺正親町天皇,這是對大明不滿?此事該如何處理?”
胡宗憲整頓完城內治安,從外面走進來,剛好聽到晏珣的話。
他先鄭重給太子行禮,而後說:“正親町天皇向大明稱臣,就是大明皇帝的臣民。為了他的安全著想,我建議帶他回京師。”
胡宗憲有一個執念,要讓正親町到嘉靖皇帝陵前下跪請罪。
眾人對了對眼神,把有罪的藩邦君主帶回京師處置有先例……鄭和擅長這項操作。
“有必要把他帶回去嗎?”朱翊鈞遲疑,“條約都簽好了,把他送回倭國京都,接下來他的死活跟我們無關。如果他死了,倭國會變得更混亂吧?”
敵人越亂,我們才好借安世的手侵吞地盤。
胡宗憲解釋:“放他回去,可能很快就會被刺殺。把他帶走也有好處……有一個活著的天皇,倭國內部再另立天皇就束手束腳。”
打個不恰當的比方,瓦剌人抓走了堡宗,大明朝廷另立景泰帝,結果瓦剌又把堡宗放回來,給大明製造麻煩!
“假如將來織田信長或者其他人另立天皇,成功一統倭國,我們就可以把正親町放回來。”呂調陽在一旁補充。
玩陰謀,他一點就通!
晏珣說:“可正親町已經五十多歲,我懷疑他活不到倭國統一。他若是死在大明,反而引發風波。就算走下神壇,到底也是一國之君。”
這就跟金國抓走宋畫宗一樣,殺了沒意義,頂多羞辱一二。
到最後對金國來說,宋畫宗父子也沒派上用場。
眾人議論著,一時拿不定主意。
胡宗憲沉默一會兒,看著朱翊鈞說:“太子殿下,我就是想帶他回去,一是向先帝請罪,將其下跪的塑像立在先帝陵前;二是讓倭奴知道,他們若是膽敢侵犯華夏,總有一日會血債血償!就算正親町死在大明,也是天意!他們要報復?要戰便戰!”
“好!壯哉!”朱翊鈞擊掌讚道,“要戰便戰!難不成我們還怕他們!”
晏珣也被胡宗憲的壯志感染,笑著說:“既然如此,我同意胡總督的建議。”
說起來也是啊!
從前大明沒有主動對倭國用兵,倭寇還不是不斷來犯?
可見有沒有發動戰爭的理由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實力!
胡宗憲心滿意足,到這一刻,他才有種“完成使命”之感……他多活了這麼多年,就是為了這件大事吧!
報君黃金臺上意!
兩代君主託付他予重任,他終於不辱使命!
晏珣看到胡宗憲高興得連白髮都飄動,也覺得冒一點風險沒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