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珣跟著皇帝走出太子寢宮,皇帝忽然停住腳步:“今日的事情,想必你也猜著了起因。此事朕會妥善處理,不會再讓翊鈞受委屈。”
帝王的家事就是國事。
以前皇帝冷落陳皇后,都被言官上奏摺勸諫,更別說太子生病的大事。
晏珣身為大臣,有資格勸諫皇帝。
“陛下慈父之心,臣都知道。至於其他的事情,按理是陛下的家事,臣不該妄言。但是臣既然知道,也不得不說幾句。”
晏珣斟酌著語言,“臣想,一個人若行事逾矩,一定是對自己的身份有了過高的認識,失去本分。只要她認清自己的身份,就不會再有逾矩之事。”
母親教導親生兒子,是天經地義。
但還有一層禮法在呢!
按照禮法,陳皇后才是太子的母親。
大明朝的前幾任皇帝,都是嫡子繼位,沒有嫡母、生母地位之爭的問題。
明代官方承認的兩宮皇太后並存是明憲宗成化皇帝開始的,朱見深尊嫡母為慈懿皇太后,生母為聖慈仁壽皇太后。
但是,嫡母是一定會尊為皇太后的,生母還得臣子配合提出請封,再由皇帝順水推舟同意,才能名正言順。
……歷史上,萬曆登基之後,張居正主動上疏為李氏請封太后。因此一開始李太后對張居正很感激,配合張居正驅逐高拱。
晏珣暗示皇帝,敲打一下李貴妃,讓李貴妃認清自己的位置。
……有沒有一種可能,將來哪一方不配合,你當不上太后?
這種可能性不是沒有。
隆慶皇帝聽懂了晏珣的暗示,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慢慢點頭。
狠還是你狠啊!
對李貴妃這種內心很渴望地位的人來說,失去地位跟讓她死差不多。
罰李文貴禁閉、罰武清侯李偉的俸祿,都不如讓李貴妃時刻戰戰兢兢。
看著晏珣坦坦蕩蕩的神情,隆慶皇帝又對自己說……晏珣不是公報私仇,事實上晏珣跟李家也沒有私仇。
這麼暗中處理,既能讓李貴妃老實,又不傷太子的臉面,可以說兩全其美。
“你對翊鈞的事很用心,裡裡外外都顧慮到了。”隆慶皇帝恢復一絲笑意,“朕本來有很多話要對愛卿說……這些日子不見,實在是想你。但翊鈞病著,咱們沒空細談。”
說著,他拍拍晏珣的肩膀:“等翊鈞病好了,我們一起釣魚,好好說話。”
晏珣保持微笑……皇上越來越肉麻了,是不是去哪裡進修回來?
還是說當皇帝的人,馭下之道都是無師自通?
晏珣告退,皇帝轉身起駕去李貴妃的宮中。
他沒有理會李貴妃的眼淚,只是簡單說了兩宮皇太后並尊制度的由來。
大明到目前為止,唯一一次兩宮皇太后並尊,就是成化朝。眾所周知成化帝的父親英宗兩次當皇帝,朝堂和後宮情況複雜。
兩宮皇太后可以說是特殊背景下的特例,沒有形成定製。
李貴妃聽完之後,又驚訝又恐懼……長期以來眾人捧著她,讓她覺得自己跟皇后沒什麼區別。
“皇上說這些,是刺臣妾的心!”李貴妃哭得梨花帶雨,“臣妾哪裡想過那麼久的事!臣妾只希望皇上萬歲!”
說她想當太后,不就是說她盼著皇帝死嗎?
天地良心啊!
她雖然想象過做太后的威風,但真的沒盼著皇帝死!
皇帝對她很好,她一點也不想做寡婦。
若是以往皇帝看到心愛的女子哭得那麼傷心,早就上前抱著哄,這次卻甩著袖子說:“朕不管你怎麼想,只看你怎麼做。是朕過於寵愛你,才讓你失了本分!”
說完,不理李貴妃的哭哭啼啼,轉身離開。
李貴妃見皇帝的背影遠去,擦乾眼淚不哭了,只是呆呆地坐著。
在後宮之中,她跟陳皇后相處得極好,可稱異父異母模範姐妹。
萬萬沒想到,皇帝第一次這麼狠心敲打她,不是為了其他女人,而是為了兒子。
這讓李貴妃無所適從。
真的是我做錯了嗎?是我自視過高?其實我並沒有資格管教太子?
她呆呆地想了一會兒,聲音沙啞地吩咐:“給我找些毛線來,天氣漸漸轉涼,我要給太子織毛衣。”
一天之前,她還不肯主動向太子道歉,現在卻要想方設法討好太子。
皇帝又回到文華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