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道在九妹的陪伴下走進當作書房的小窯洞,小窯洞的書桌旁邊就有-個通風井,大窯洞內的暖風呼呼的,穿過小窯洞從通風井流出去,小窯洞在暖風流動的帶動下,暖暖的,只是空氣裡有一股肉香味。
老道看著在燈下寫書的離石,正不知如何開口打破沉默,還是九妹率先開口打破沉默。:
大哥哥,我和道爺來看你了,哇!大哥哥你還會寫書?真厲害,大哥哥,你還會講故事嗎?
我今晚要跟你睡,你可不可以給我講好聽的故事,以前我娘就經常抱著我,給我講故事,哄我睡覺,我…嗚……嗚!
九妹不知想起了什麼失聲哭了起來。
老道見離石抬起頭,放下手中筆,正要勸九妹時,開口說:
小兄弟……小壯士!小九她的孃親被羯胡人剝皮煮了,她親眼目睹這一幕人間慘劇,所以一提起關於她孃親的事,小九便有些失態,只是這樣長久下去,老道會怕小九傷了心神,你…
離石阻止老道繼續說下去,柔聲對九妹說:
九妹!你去找小哥哥,告訴他,忙完後,煮一鍋肉湯來,我們一起吃完晚飯,今晚給你講一個石頭裡蹦出猴子的故事,好不好!快去,讓你的小哥哥速度麻利些!
九妹聽說晚上會有石頭裡蹦出石猴子的故事聽,而且可以帶上小哥哥一起聽,於是不哭了,高興的出去找正在宰羊的公冶長。
等九妹走後,離石問老道:
你是道門哪一派?這世上還有道門嗎?
老道見離石說話毫不客氣,直接問到道門隱秘,但是出於對離石的武力預估值有些忌憚,不好發火,再說自己這麼多人還在離石挖的窯洞內避寒取暖,他只能和和氣氣的解釋,老道客客氣氣的說:
小壯士,老道見你年紀輕輕,老道痴長你幾歲,託個大,老…
老道見離石緊盯著他看,不由得改口說:
貧道,見你已能寫書了,想必是隱世豪門的高人,對漢人的歷史必然熟知,你從史書看到的關於道門的記載有失偏頗,史書上說黃巾之亂的禍首是道門大賢良師,其實大賢良師只是道門內對道的理解更高深人士的一種稱號。
就像讀書人都尊奉至聖先師一樣,你不能說所有人都是至聖先師的親傳弟子,道門的大賢良師也一樣,不同的是大賢良師是道祖的隔代弟子,這又遠了一層。
當年的大賢良師自創了一個道門,叫五斗米教,它只是道門的一個分支,並不能代表道門。
讀書人將黃巾之亂的首領大賢良師歸為道門正宗,讓天下人都誤認為道門在背後支援了黃巾之亂,是道門想要沾染紅塵俗世的權柄,是造成今日大禍的起因。
以至道門要閉關封門數百年,自我放逐以證清白,道門還傳下封山門令,不得接收收世人供奉,不得再涉足紅塵。
所以小壯士,若是向貧道詢問道門之事,恕老道不能回答,小壯士若是心中有怒火,便衝貧道發洩,請小壯士不要遷怒這群孩子,讓這群孩子能避一避今晚的風雪,明早貧道就帶他們離去。
離石不解的看著這個老道,也失去了與老道繼續深談的興趣,低頭繼續寫書,說了句:
我不是儒家信徒,你們留下來吧!
不涉紅塵?有人就會有俗世,你們道門還有傳承,就說明道門沒有脫離紅塵俗世,道門只是在逃避應有的責任,你們道門做為本土宗教,在面臨種族存亡的危局時,怎能坐視不理?
說完便不再理會老道,重新低頭背書默寫,心裡想也許道門有苦衷,但這些都不是目前他應該關心的問題,他已經將自己能做的,都已經做了,現在就是穩住目前的局勢,讓漢人重新聚集在一起,恢復元氣。
洞內又陷入了沉寂,老道不擅長與陌生人攀談,老道多與小孩子打交道,而且是以強者的姿態出現,要不就給荒野裡的流民看病治病,病人對他有所求,對他自然客氣。
可是面前這個小傢伙,總用高高在上的語氣講話,他卻不敢直言反駁,真的奇怪。
以前他營救收留的孩子,那些驚慌的小孩子都由九妹或是老二來安慰,老二現在忙著帶領弟、妺們在數羊玩,小九一會才會回來。
老大和老三那些平常很匪的小子,現在好像挺服眼前的這個小夥子,也不敢湊到他的面前亂說話,老道也有些忌憚這個小夥子。
他雖然不健談,但是他見過的人多,這個年輕的小夥子,身上有殺氣,是殺了許多人才能培訓出來的殺氣。
一個荒原獵人怎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