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海軍炮艦太難了!(1 / 2)

小說:離石遊記 作者:半邊人

離石終於可以放下對中原局勢的繼續擔憂,他把注意力又聚焦回海軍建設方面,他心裡也有大海夢,也想試試在大海上遨遊是一種什麼感覺。

從他己知的前世船舶發展史有一段是模糊的,清晰的記憶大多是現代化航母、055大驅、潛艇等等,這些與世界上最先進的海上利器同等的東西。

至於木質的船,他只模糊記得一些圖片,對這個異世界的不瞭解,他更是無法做出對比,不知其他民族的航海造船業是一個什麼樣的水準,只能先試著造,儘量造出大海船,去看一看這個世界,不能把有限的生命和精力都浪費在胡虜手中。

這些胡虜應該儘快清理掉,趁著異世界的其他優秀民族,在民族觀念和國家觀念還沒有成型前,儘快融合優秀的胡虜,處理掉冥頑不靈和不聽話的,儘快完全大秦帝國疆域和民族的大一統。

這些都是水磨功夫,教化急不來,要一代接一代的持續下去,要細緻、全面、深入,在民族上實現大一統。

而造船業同樣急不來,出成績可以等等,但是造船必須從現在就開始,先把船的噸位提上來。

這個異世界的漢人造船業像前世一樣高度發達,特別是在南方,這種情況尤其明顯,聽大秦行商說,南方已經有海商的大船開始常年出海,與海島上的未開化野人進行貿易。

那些海船都是由硬帆、主帆、尾帆藉助風力提供動力,大齊水軍在沿海實力非常強悍,他們有各類船隻上千艘,有樓船、平底船、福船、拍杆船、銅角撞船等等,還有剛從黃河江北水寨開來的五牙大艦,那些五牙大艦非常高大,但是不適合在海上航行。

那些五牙大艦隻是做為威懾防禦力量,在沿著海岸線運送兵力或是物資,做為專業戰艦還有待升級。

五牙艦基本上是將城牆和城樓組合在一起,設計思路就是將陸地上的城池在船上覆製出來,那樣的大艦每船居然可以裝載1000多人。

多麼神奇的想象力?從沒有考慮過內河艦與海艦不是同一回事,也幸虧大齊沒有將五牙大艦開進深海里。

他們從一開始就在把船隻造的越大越好的思路貫徹到底,從沒想過船隻專業化,武裝化,去大海里邀遊。

直到1000年後,噢!應該是800多年後,明朝鄭和下西洋時,他們造的船隻居然可以造成136米多長,60米多寬,吃水6米,而同時期的西洋風帆戰艦最大的只有56多米長,155米多寬,吃水6米,從體積上來看,大明的風帆艦完勝同時期的西洋艦。

大家造船水平差別不大各有特色,中西方船舶的區別就在於吃水深淺方面,而這個世界承襲漢人工匠的特色,他把船底建造的稍微有對稱弧度,又寬又大,能讓船裝載更多的貨物,在大江大河中行走,他們此基礎上把船建造的越來越寬大。

照這樣發展下去,五百多年後就可能出現長30米,寬25米,高6米的福船,它已經可以運載600多噸重的貨物,宋朝就是憑藉福船的龐大運輸能力,才讓宋朝從海上貿易中獲得大量財富,才能讓宋朝勉強支援他的王朝統治持續數百年。

現在南齊已經出現福船的影子,福船載重三百多噸,吃水5米多。

南宋的造船技術最後又是透過胡虜,才傳到西方,讓西方可以借鑑宋朝的造船優點,讓西方造船業獲得飛躍式發展。

歷史總是一樣相似的,若是自己不珍惜自己的技術,總有人會珍惜他,也許就是這一念之間,就會造成後世的分水嶺。

而近代船舶發展史的分水嶺,就從這裡開始,拖累明朝沒有繼續發展造船業,主要原因有兩個,一個是明朝龐大的遠洋艦隊沒有向宋朝造船業那樣,給明朝帶來豐厚的財富回報;

二是,明朝突然被滿清取代,滿清他們為了維護本民族的統治,防止漢人在海外發展勢力,坐等漢人在海外積攢夠力量,再打回來。

所以,滿清採取了閉關鎖國的國策,為了杜絕漢人造船下海,下達了殘酷處罰措施的禁海令,主動放棄了參與大航海時代。

可以說中國的船舶建造就是那時才被西洋遠遠的甩開,等中國再次強大起來後,大海上卻已經沒有了中國的立足之地。

這個異世界,陸地上與前世華夏完全不一樣,可是大海上呢?

大海上是不是與前世一樣?

又想遠了,現在大家造船本領應該差別不大,只是這個異世界與前世發展稍微不一樣,船隻依然是四根桅杆,四張大帆。

文明等級差的可能還在用奴隸划船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