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統領2000人,分兩曲,每曲為1000人。
到了漢朝末年,又將一個部的編制縮減為1000人,部下可以設二曲、三曲至五曲不等。
“部”和“曲”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如果連在一起稱“部曲”,就是指某個人統領的軍隊,到了魏晉朝時則單指私人武裝,也可叫作府兵或族兵。
“部曲”,實際已經變成了地方豪強或達官顯貴的宗族、門客、子弟等組成的私人武裝。
他們在戰爭時身份是部曲建制的私兵,平時以門客、佃戶的身份示人,直接聽命效忠於世家家主、門閥閥主。
劉浚看向離石問:
,!
賢弟,你可曾聽明白了?
隨後又接著說:
賢弟,南方已經百年沒有發生大規模戰爭,“部曲”制早已經被世家門閥滲透的改變了模樣。
現在依附世家生存的人,就是以前他們“部曲”的後代,而能供養他們讀書的只能是掌握了大量土地的世家。
賢弟,你傳授大道里面說的都沒錯,可讓這些“部曲”後代的讀書人學明白你的學問,又有什麼用?
他們依附於世家,又怎麼敢反抗世家,世家就是透過這些“部曲”嚴密的控制地方,與世家為敵,就是與整個地方為敵。
這個世界上終要靠財力、物力、實力來說話,你的學說只能讓他們的增加無能為力的痛苦感。
而且,他們已經發展到能自給自足,糧食、兵器、匠人、讀書人都能在自己控制的範圍內滿足,已經不需要騎在頭上的皇帝了。
離石好奇的問:
小弟聽良舉說,兄長主張一個“仁”字,不知道你對如今天下怎麼看?
劉浚好像非常:()離石遊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