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明尊教!(1 / 2)

小說:離石遊記 作者:半邊人

摩尼教中國舊譯“明教”、“明尊教”、“二尊教”、末尼教”、牟尼教”等,於公元三世紀在波斯興起,三至十五世紀在亞、非、歐很多地區流行,大約在隋唐時傳入中國新疆地區。

唐延載元年(694年)傳入漢族地區,“波斯國人拂多誕,持二宗經偽教來朝。”

開元七年(711年),吐火羅(今阿富汗)支汗那王帝賒上表唐玄宗,獻上一個能解天文的摩尼教法師大慕闇,乞求玄宗為其置法堂供奉傳教。

摩尼教傳入中國內地後,在民間產生了一些影響。

唐玄宗於開元二十年(732年)釋出敕令,禁止唐人信奉摩尼教,但不禁來唐的西方胡人信奉。

摩尼教傳入新疆後,又傳入當時居住在漠北的回紇,並被回紇尊為國教。安史之亂爆發後,唐朝曾兩次向回紇借兵平叛。

由於回紇平叛有功,唐朝對其非常優待。因回紇敬信摩尼教,唐朝解除了天寶以前不許唐人信仰摩尼教的禁令。

摩尼教藉助回紇之勢,在中國內地大力傳播,從至德元年(756年)至會昌二年(842年)近百年內得到迅速發展。

當時不少立有戰功的回紇人被准許留駐大唐京師長安,在府宅置摩尼院,供養摩尼師。

大曆三年(768年),唐朝“敕回紇奉末尼者,建大雲光寺。”

大曆六年(771年),又應回紇之請,於荊、揚、洪、越等州,各置大雲光明寺一所。

貞元四年(788年)回紇改名回鶻,元和二年(807年)回鶻使者奏請唐朝於“河南府,太原府置摩尼寺三所。”獲得批准。

由此可見,摩尼教在回鶻的庇護下,從大曆三年(768年)至元和二年(807年)40年間,從京師長安擴充套件到今山西、河南、湖北、江西、江蘇和浙江等省廣大地區,成為外來諸教中除佛教以外影響較大的一種宗教。

有些唐人也信奉摩尼教,長安人吳可久“奉摩尼教,妻王氏亦從之。”摩尼師多精通天文,《唐會要》記載:“貞元十五年(799年)四月,以久旱令摩尼師祈雨。”

在回鶻與唐朝的交往中,摩尼師佔有重要地位。回鶻遣使唐朝時,幾乎都有摩尼師偕行。一方面回鶻倚仗摩尼師出謀劃策,一方面是為抬高摩尼教在唐朝的地位。

唐朝為利用回鶻,也不得不尊重摩尼教。唐朝在給予回鶻使臣賞賜物、財產時,摩尼師也享有同等的待遇,有時還透過摩尼師在唐與回鶻之間進行調和。

開成五年(840年),回鶻為黠戛斯打敗;因過去回鶻恃功在長安橫行不法,特別是每年以大批弱馬強行換取唐朝數以萬計的絹帛,引起唐朝不滿,故乘機打擊回鶻的勢力,摩尼教也遭到排斥。

會昌二年(842年),唐朝藉口“緣自聞回鶻破亡,奉法者因茲懈怠,蕃憎在彼,稍似無信,吳楚水鄉,人性囂薄,信心既去,翕集至難。”

下令暫時封閉江淮地區的摩尼教寺院,名義上說“待回鶻本土安寧,即令如舊。”實則將其取締。

會昌三年(843年)唐大敗回鶻烏介可汗,詔令在長安及洛陽的回鶻及摩尼寺莊宅錢物等,由功德使、御史臺及京兆府各差官點檢收抽,錢物納官。

並“敕天下摩尼寺並令廢罷”,“有司收摩尼書若象,燒於道”,並令“天下摩尼師,剃髮,令著袈裟,作沙門形而煞之”,僅京城一地,就有“女摩尼72人死,及在此國回紇諸摩尼,配流諸道,死者大半。”

兩年後唐武宗大規模“毀佛”,同時取締一切外來宗教,摩尼教等教徒被勒令還俗,充國家兩稅戶,外國人則送遠處收管。

摩尼教遭此打擊,在中國內地之勢開始轉向衰落。

隨著回鶻的西遷,摩尼教在中國西北一帶卻有了進一步發展,相當興盛。

五代兩宋時期,摩尼教與佛教道教進一步融合。北宋時摩尼教攀附道教,崇道的北宋統治者對其十分優容,在今福建、浙江、江蘇、江西和安徽等地十分流行。

南宋時期,東南一帶摩尼教更加活躍,名目繁多,淮南稱二檜子,兩浙曰牟尼教,福建曰明教等。尤以福建明教為盛。

當時摩尼教也常被農民用作組織民眾反抗封建統治的工具。

貞明六年(920年),後梁陳州人毋乙、董乙以摩尼教發動民眾造反。

後唐、後晉時農民利用摩尼教進行反抗鬥爭之事亦“時復潛興”。

北宋末年,方臘以明教發動農民起義,攻佔七州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