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原版《德道經》(1 / 2)

小說:離石遊記 作者:半邊人

頂層甲板中間位置,是一個寬20米,長80的長條形房子,船頂部寬30米,船下水線寬20米,整體呈傾斜狀,水下成梭形,頂部兩邊留有5米的通道。

船體全部包裹在鐵皮殼子裡,郵輪內部分為五層,蒸汽機械都在船部底層,燃煤也儲存在這一層,做為壓艙底的配重。

第一層是船上禁衛軍、侍者、船員、機械師的居所,第二層是部分禁衛軍和動物的居所,身三層是出海見世面的未來學者的居所,第四層是整條船的公共活動場所,第五層是離石及其允許的人員、嗷嗚、金元寶的居所,而頂層才是他們現在待著的甲板集會房間。

船頭是船長指揮室,船尾是蒸汽機操作區,動力燃煤也儲存在這個區域,動力煤在船尾經過篩選滾動到燃燒煤床充分燃燒,燃燒後的渣子落到燃燒室底部,以供掏煤渣騰出位置。

燃燒的煤床不斷加熱六個大鍋爐活動往復活塞缸,六個活動往復動力活塞缸帶動轉軸、齒輪、連桿還有船底的螺旋槳,驅動郵輪在海上航行。

自從大秦掌握了鐵也可以在水裡浮起來,而且主要與浮力有關,還可以透過試驗進行驗證。

自從大秦透過大海捕魚,才發現吃魚肉不是妄想,而且大海里的魚可以說是無窮無盡,難處就是怎麼去捕魚,去哪裡捕魚,能捕多少魚。

以前沒有發現浮力時,或是發現了浮力,但是隻認為木頭才有浮力,鐵塊根本就沒有浮力,鐵塊遇水即沉成了常識。

可北方有成材樹木的山林都讓五胡焚燒了,剩下的樹木勉強扎個木筏子,不成材的都讓流民當柴火燒了。

若是按五胡的思路發展下去,北方能存活下來的漢人,即使是活下來也會退化成茹毛飲血的原始人。

鐵的產量,也是一個制約原因,而大秦能飛速崛起就是因為有了煤和鐵,當大秦掌握冶鐵跟溫度有緊密聯絡,而燃煤可以提供持續穩定的高溫,又無意中發現了氧氣,掌握了製造氧氣的方法。

這才讓鍊鋼廠快速出現了,鋼鐵的產量每月都在急速發展,原本大秦煉出來的鐵已經過剩了,就是把大秦的將士全部用鐵包裹起來,還是用不完多生產出來的鐵。

眼看著鐵、煤經濟迴圈被打斷時,火炮出現了,可火炮耗費鐵的產量也有限,就在這時鐵皮船應運而生。

大秦工匠這才發現了浮力與身積、形狀、薄厚有關,這才避開了木船的短板,直接跨越到鐵皮船,鐵船一艘一艘的下,一艘比一艘大,只要下水不沉,下一艘鐵皮船肯定比上一艘鐵皮船更大。

後來發現在內陸造大海船也有限制,又在出海口頂著危險建造了比天門峽大好幾十倍的大秦海船製造廠。

比這艘郵輪更大、更豪華的第二代“萬王之王”號正緊張的製造之中。

這些大型運輸船、炮船、捕魚拖船,船體龍骨都由鋼架結構替代,讓大秦造船業告別了依賴大型巨木才能造船的局面。

人的想象力一旦被釋放出來,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想當年新中國還說過一百年超英趕美,可事實上根本用不了那麼久。

這個年頭,大秦國內根本沒有成熟的派系鬥爭,所有人都忙著想看看大秦的未來是什麼樣子的,大秦工匠想看看他們掌握的學識能創造出來。

就是以“仁義”做為道德底線的儒家,對大秦的未來也充滿信心,大秦內政更是掌握如此強大的力量,仍然沒有濫用國力,也沒有胡亂殺人,除了殺人償命外,大多數犯罪的人都會被流放海外。

許多殺戮都是儒家強烈要求的,就這樣還是殺人很少,每個秦人都期待著更好的生活、更光明的未來在前方等著自己。

捕魚拖船越造越多,運輸船越造越大,這才有了現在的遊輪,而新造的新型遊輪要比目前的這一艘更大,動力鍋爐缸增加到八個並聯,讓第二代郵輪動力更強勁,海上航行速度更快,裡面的裝修更豪華,新技術和材料應用的更多。

在甲板上轉了轉,最後回到中間的聚會活動室,這個長方盒子,外面是鐵皮中間是是厚實的毛氈保溫,毛氈外又夾了一層鐵皮,鐵皮外面才是打磨光滑又刷了一層防潮桐油的原色木板牆。

屋內甲板上鋪著毛氈毯,屋子裡隔成了三間房子,一間是喝茶聊天的屋子,一間是喝酒聊天的,最後一間是餐廳。

而中間酒吧位置就是通向下一層的螺旋樓梯,離石還沒有來得及走下螺旋梯,就被方雄攔住了,他把三個卷軸都交給了離石。

離石將最感興趣的兩個卷軸,打算留下獨自欣賞領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