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八部天龍!(1 / 2)

小說:離石遊記 作者:半邊人

看著幾個小孩子圍著老書生打轉,老書生讓圍著他打轉的小孩子,拿著木棍在地上寫“漢承秦制、一脈相承!”八個簡化字,等十幾個小孩子都將八個簡化字寫了出來。

老書生將碟子裡的魚肉夾起來,放到寫字最工整正確的小孩子陶碗裡作為獎勵,小孩子可能這時間喝慣了魚肉土豆粥,對穌爛的魚肉更感興趣,而且魚被高壓煮的穌爛,魚骨頭都可以輕鬆嚼碎,不象吃尋常的魚,一不小心就會魚骨刺戳破嘴巴,更不會被魚刺卡住喉嚨。

老書生又給寫字最漂亮的小孩子一顆牛奶糖做為特別獎勵,引來其小孩子的羨慕的眼神,那些小孩子雖說羨慕卻沒有出言討要或是嫉妒爭鬥,像是要將吃牛奶糖的希望寄予下一次比試寫字。

離石看著魚肉土豆粥快冒熱氣時,老書生又將一小木盆切碎的菘菜倒進鍋裡繼續煮。

這時外面傳來喝斥聲,廟門外有放工的流民返回城煌廟吃飯,卻被內侍喝止不得高聲喧譁。

再耽誤下去,要影響放工流民回來吃飯,看一看留在家中的小孩子,再帶飯給還在城裡幹活的家人。

離石轉身走出城煌廟,又吩咐內侍給城煌廟廟祝老書生帶句話,把廟門口坡頂上的兩個新墳重點照顧一下,再給城煌廟捐幾張黑龍紙幣,讓老書生添置一些大秦史書,讓小孩子能多瞭解一些有關大秦的完整史書知識。

城煌廟外已經有十來個拿著竹蔑大掃把的婦人,這些婦人多多少少手腳都有些僵硬,細緻的工作可能做不了,她們可能暫時先找個掃大街的工作,就當是臨時過渡。

這個城煌廟更像是工作前的就業培訓中心,陸陸續續還有流民繼續往臨時收容中心走,這些流民都是年齡大點的男人,他們是專門掏溝、挖坑的工人,疏通地下排水系統,臨時幹些沒人肯幹的髒活累活,只等攢足錢再去找條件更好一些的廉租房去住。

十多個內侍盯著仨個和尚圍著兩個新墳包唸經,旁邊還有一個小女娃趴在老虎背上唾覺,大老虎虎視眈眈守護者三位高僧唸經,像是大老虎也聽高僧唸經超度亡魂,這種場景看上去要多古怪就有多古怪。

漢人愛湊熱鬧的天性就這樣勾起來了,他們聚在一起小聲議論著眼前看到的一切,這才引起了內侍的低聲喝斥。

走近新挖的兩個小墳包,聽著阿羅漢用漢話念著資料中說的漢語版往生咒,佛圖慶和金剛力士卻用梵語唸誦著聽不懂的經文,而剛開始圍著看熱鬧的人,已經有人開始雙手合十跟著低聲誦經祈福。

這也許就是“外來的和尚會念經!”,不知不覺之間反而讓仨個和尚完成了傳教活動,佛門真會見縫插針,能把不利的局面扭轉到對他們有利的一面。

難怪佛教會漸漸發展壯大,若是仨人一開始就就硬槓到底,就沒有後續的事情,現在離石反而不好阻止蕃僧唸經超度亡魂,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你情我願的事情,還能怎麼辦?

離石拍一拍嗷嗚的大腦袋,轉身順著城牆往城裡走,他一動,嗷嗚也著走了,嗷嗚一走,仨個和尚唸經的神秘光環就消失了大半,跟著湊熱鬧雙手合十不知念什麼的工人,腦子才開始清醒,想起還有其他事要辦。

討論之下,得出結論,神獸是從城煌廟裡走出來的神獸,剛才摸神獸腦袋的人肯定是城煌廟裡的神仙,是城煌老爺飛虎將軍,是道家的神仙,而大老虎是道門的護法神。

傳說就是這樣編出來的,至於為什麼編,那重要嗎,一旦傳說流傳出去,總會有人不停的完善,一直到傳說完善成神話。

文明向來是相互學習、相互滲透的,真正能把神話玩出新概念、新高度是天竺的婆羅門神話,據說道教剛開始時,道教的神話傳說是沒有實質故事情節的。

這樣的神話人物,沒有鮮明的特點,把誰套上神話人物的外套,誰就可以變成神話人物,神話人物經常變幻,道門記不自己教門的神仙,那些信徒就更記不住了。

這就為裝神弄鬼,冒充道門神仙行兇作惡,提供了方便。

佛門更是抄襲的高手,生命力那是槓槓滴。

在佛教與婆羅門文化進入中原以後,藉助佛教經典的故事,讓故事在中原傳播開來,像“佛祖割肉喂鷹”讓一聽故事馬上就想到佛祖,並在文學創作上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又像是達摩“一葦渡江”這些在民間流傳甚廣的傳說,因此在中原的影響力越來越大,本地化就是佛門傳道的大法寶。

婆羅門文化是印度早期宗教的重要思想,婆羅門文化的出現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500年,當時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