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秦士兵戰後檢查發現,北秦也有受傷的,受傷的還是高技術兵種炮兵,受傷是因為火炮的密封性不好,火炮炮膛裡的熱氣壓給燙傷的。
北秦造炮管和槍管的工藝是合格的,只是為了追求射擊距離,擊發藥裝填的就達到了最大量。
擊發藥製成了定量的擊發紙彈殼,有些過早的跨入後膛裝填擊發藥,這使得北秦的遂發槍、火炮射擊的距離遠了,可是他的後膛密封密閉工藝卻跟不上。
這就導致了火炮、遂發火槍,在近距離,頻繁射擊時,就會被遂發槍、火炮後膛洩露的熱氣壓燙傷。
火炮方面還好一些,畢竟不用臉貼著炮膛進行射擊,
而遂發火槍手的感受卻不一樣了,遂發火槍手往往臉貼著槍托射擊,打五六發後,槍膛裡的溫度開始上升。
開槍,槍膛裡的熱氣就會從後膛看不清的縫隙中衝出來,滾燙的熱氣噴在遂發槍士兵的臉上,雖然不會造成士兵的傷亡,可是輕度毀容就成了必要的代價。
這還導致一個後果,就是端槍瞄準射擊,變成“端槍”向前射擊。
一些愛美計程車兵,為了保護絕世容顏,一般會申請一把秦弩,把遂發槍背上,不遇到生死危機時,他們會首先使用秦弩射擊。
秦弩消耗最大的是弩矢,而以北秦現在的生產能力,一爐鋼鐵,就可以鑄造出十萬支弩矢,在非必要情況下,現在秦弩又受到了北秦軍士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