層的技術,該投入的地方還得是要投入,可以避免許多其他的糾紛,同時,也能將利潤最大可能的放在自己兜裡。
“腳踏車的需求量是很高的,特別是近年來更是如此,腳踏車一年的產量達到了將近4000萬輛,這個市場非常龐大,但是不可能被哪一家腳踏車單位全部都吃下去。”陳平說道。
“但是僅僅只是吃下一部分,也能積累起原始的資本,這些資本放在口袋裡面,放在銀行裡面,那就是廢紙,得要用出去才是錢。”
“用在哪些方面?最好的就是放在裝置,放在工廠,放在人才,放在技術方面,或者投資在其他的公司上。”
有些技術動輒需要數百萬,上千萬的資金,而且研發的週期以5年,10年為單位,這樣的投入不是一般企業能搞的。
但是腳踏車行業不需要這樣的投入,所以能自己生產的就儘量自己生產,能自己研發的就儘量自己研發。
生產的零部件,研發的技術,還可以賣給其它的腳踏車品牌,收取他們的專利費用,積累的經驗和技術還能夠用於自身業務的調整。
陳平看著陳著和羅世平兩人,最後做了一個總結,“簡單的說,如果僅僅只是組裝,那麼就如同沒有根的浮萍,不牢靠,但是有相應的工廠,有相應的技術,就有了保障。”
“自己手上有牌,面對變化多端的市場更能佔據主動。”
“全國一年生產的腳踏車有將近4000萬輛?”羅世平只注意到這個資料,“如果全部都被咱們腳踏車公司佔據了,一輛腳踏車50塊錢的利潤,這得是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