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看似輕若鴻毛的符籙,在落下的瞬間,在寢宮內掀起了一陣強勁的狂風,就像是一座山嶽當頭落下,老太監的衣袍也劇烈地鼓盪不息,可見這張符籙蘊藏著何等神威。
而老太監接下符籙的瞬間,臉色驟變,急忙扎出馬步,伸出另一隻乾巴巴的手,好不容易才接住了這枚天元符。
隨後,他稍稍適應了這股神威後,才將符籙收入袖中,臉色才稍稍緩和了一些。
“多謝娘娘,那老奴就先告退了。”
老太監不忘行禮,才緩緩走出了寢宮,但每一步似乎都走得格外的沉重,像似揹負著某些重逾千斤萬斤卻肉眼難以尋辯的物體。
而陳向北從皇城出來後,便直接回到了天然居。
為兩位娘娘操勞了一整個晚上,直到這時他才有功夫好好觀察自身的道相。
隨著道宮的規模漸漸逼近一座道城,被他渡化入道相內的萬千怨魂,也忙得不可開交。
好在道宮的規模已經停止了擴張,像是觸達了極點。
陳向北緊繃的面孔才重新露出了笑容。
說實話,是個男人都會覺得越大越好!
可一旦超出了自身的把控範圍,反而會成為負擔,不知得浪費多少資源,才能養得其這座“道城”。
即便如今的他手握數十萬寶鈔現錢,還囤了一大筆學區房等著低收高拋,但僅靠這些銀子,依舊是遠遠不夠的。
所以不大不小就剛剛好!
隨後,陳向北又檢視起了武路與道法的情況,興許是因為突破得太快,兩者都遇上了從未有過的瓶頸,都沒有太大的進展
最後又檢視了一下畫皮大法的進度。
“也不知鳥仙啥時候才能恢復過來。。。。。。少了他的幫忙,想要突破還真有些難啊。”
“還是以文道為切入點吧。。。。。。”
陳向北沉下心神:“反正道德經既屬道家經典也屬文道大作,興許能事半功倍?”
更重要的一點,文道以育人教化為核心,又與神魂相輔相成,說不定能夠提前授業傳道?
“對了!還有佛境!’
陳向北根據實際情況,默默做出了決定。
若是能將儒釋道三教合一,應該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與此同時,京師內那叫一個熱鬧。
一場恩科試,出了兩位大儒,一位是主考官,一位是考生。
這幾乎成了京師最膾炙人口的話題。
尤其是那些篤定了決心,要在文道走出個摸樣來的讀書人,幾乎將兩人奉若神明。
要知道,大儒入世,意味著一批新潮的學說與經典即將出世,這些讀書人真正饞的是這個東西!
於武作為戶部侍郎兼翰林院學士,就不用多說了,本就是才華橫溢之輩,此次藉助恩科踏上大儒境,自然能算作厚積薄發。
儘管,他仍未真正將自身經典孕育成型,但還是不得不接受某些頂流學宮的相邀,前去講學傳道。
而提起那同樣晉升為大儒的陳向北,大傢伙一個比一個懵逼。
此人年方不過十八,出自一個成立不久的學宮,整日與不學無術的李家兄弟二人廝混在一塊,更是在松花樓有過名震京師的戰績。
“無稽之談!無稽之談啊!”
“這等斯文敗類,怎可能成就大儒境?”
不少學子多對此抱有懷疑態度,憑什麼他們埋頭苦學十年,還不如一個終日流連風月場的半吊子?
老天爺不公平啊!
“謠言!一定是謠言!”
“這樣的人怎麼可能是大儒?”
一時間,京師內眾說紛紜。
但由於趙宛白與於武的認可,依舊有大部分人相信此事。
結果就是,陳向北順手寫下的“著作”,成為了風傳京師的經典殘卷。
當然,有人歡喜就自然有人愁。
整個京師都只顧著搶購“陳慶之”的“經典著作”,卻忽略了幾乎被搬空的平秋學宮,就連院長墨言也人間蒸發了。
以致於陳向北第二天出門,看見大街小巷,但凡是讀書人,手裡都捧著一本類似的書籍。
本以為是恩科試題的解析,但走近一看,才發現是自己胡亂寫下的試題答案,竟被編撰成書流傳於各處。
除此之外,翻版更是層出不窮。。。。。。
大堆《陳慶之與松花樓不得不說的秘密》《陳慶之經典語錄》《陳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