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章(2 / 3)

小說:琉璃階上 作者:尤四姐

保不齊就成真的了。娘娘還是要想法子籠絡住皇上,不時送些點心、小物件等。只要皇上記著有娘娘這個人,就不愁將來沒有翻身的機會。”

“對。”金娘娘扔下了手裡的團扇,“我也是這麼想。她們一味勸我忍耐,忍耐就能把位份忍回來嗎?萬歲爺嘴上說得好,轉頭就把人撂下了,宮裡那麼多嬪妃,不缺我一個。”

金娘娘既然認同,讓如約跑一趟內閣的事,就算是說定了。

第二天一早起來,探得今天皇上不視朝,官員們照例在衙門當值,也就不用掐時辰了,直接領了牌子出門就是。

從永壽宮出來,這是她頭一回在大內行走,能夠穿越半個紫禁城,抵達大內最南端。擺在她面前有兩條路,往右出啟祥門,走的是養心殿西夾道。順順溜溜一路往南過十八槐,穿過內金水橋外的廣場,就到內閣了;往左出咸和門,走的是養心殿東夾道。東夾道上有個叫遵義門的隨牆門,是進出養心殿的必經之路……

必經之路,她實在很好奇,養心殿內究竟是什麼樣。皇帝居住的地方,又是怎樣一個人員安排。

因此不用多思索,直接拐彎往東。穿過近光右門,遠遠就能看見遵義門上進出的太監。

她的心提溜起來,盯著那去處,一直往前走。接近遵義門的時候,腳下略放緩了些,本以為能夠窺得一點養心殿內的佈局,誰知遵義門並不直通養心殿,一眼望進去是條筆直的甬路,甬路上朝南開的門,才是正經進出的養心門。但那地方等閒不能進,除卻當真入養心殿回事,否則一般二般,路過不得。

深深望上一眼,倒也不灰心。已然近在咫尺了,沒有枉費兩年來的努力。

收回視線,待要繼續往南行,偏巧養心門外圍房後繞出個人來,極濃黑的眉眼,眼皮子上一道很明顯的疤,看上去有些兇相。他盯瞭如約一眼,“你是臘月二十九那晚,在螽斯門上衝撞萬歲爺的姑娘吧?”

如約忙頓住了腳,知道他是皇帝跟前的總管太監章回,自己那天晚上險些就被他處置了。因此格外恭順地向他行禮,“回師父的話,是奴婢。”

宮裡的太監們,一向不喜歡有人管他們叫公公,因此底下的孩子們不是叫師父,就是認乾爹。這小宮女倒是有意思,跟著太監們一樣叫師父,俗話說伸手不打笑臉人,加之萬歲爺都讓她活了,自己也不必和她過不去。

“怎麼打這兒過?這是要上哪兒呀?”章回上下打量她,大日頭底下看這姑娘,生得鮮明,肉皮兒能掐出水來似的。轉念再一想,她都上永壽宮當差了,還能是什麼事,便問,“奉了金娘娘的令兒,上內閣搬救兵去?”

這種時候撒謊敷衍沒有必要,如約掖著手道:“師父,我們娘娘傷心,想見至親寬寬懷。”

章回發笑,“要見至親,不讓人傳首輔夫人進來,偏要見首輔?”不過和個小宮女也說不上那些,擺手道,“去吧去吧,不過走這條道兒,繞遠路了。乾清門前的天街不許宮女子走動,你要留神看好路,別走錯了,回頭再受訓誡。”

如約忙道是,向他俯身行禮,“多謝師父指點。”

別過了章回,從內右門出來,往東看一眼,盡是站班戍守的錦衣衛。遂拐彎出了隆宗門,仍舊走十八槐那條路,再穿過金水橋前廣場出會極門,就是內閣大院了。

別看這院落在宮內規制不算高,但國家大事、票擬、批紅全在這裡處置,算得上是大鄴權力的中心。門內行色匆匆的,也都是辦實事的官員和太監,個個面沉似水,個個不苟言笑。

只是見有宮女出現,多少有些好奇,經過的都要偏頭看上一眼。

門上侍立的小火者探手攔住了她的去路,“內閣重地,外人不得擅入。”

如約說是,“我不進去,我找人。煩請替我通稟楊典簿一聲,魏如約求見。”

司禮監的人,不論大小都是這些小火者的頂頭上司。既然是找楊典簿的,就讓她在門旁稍待,抽了個人,進去替她傳話。

不一會兒楊穩就從裡頭出來了,如今不該稱典簿了,換上了掌司的袍服。一見她,眼裡便湧出了暖意,礙於有人在,不便顯露,只是向她頷首,“我還沒進誥敕房,就聽說魏姑娘調入永壽宮了。這幾天姑娘在宮裡過得好不好?差事當得還都順利嗎?”

如約說是,“多謝楊爺垂詢,差事勉強應付得過來。楊爺一切都好麼?我看楊爺氣色不錯,這地方,能一展楊爺的抱負。”

如約是懂他的,如果沒有五年前那場驟變,楊穩也有報效國家的心,願意當一名忠臣良將。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