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接過來放在了茶几上,但毫無疑問,不論唐逸做什麼,在金貞貞眼裡都是極為神秘的。
唐逸也注意到金貞貞一直盯著自己,笑道:“一會兒啊張震叔叔過來,他一直想著從我這拿點茶葉走呢。再不給他找找,你張震叔叔要有意見嘍。”和這個小傢伙唸叨唸叨家長裡短,倒也挺有意思。
“見而不見,聞而不聞,知而不知”,幾千年來中國官場文化的精粹就在於“揣上”和“御下”,唐逸或許漸漸跳出了這個層次,但卻也越來越不會輕易流露自己的真實想法,更不會有多少機會和人真正嘮嘮家常。就算和一些人嘮家常,往往也是有其目的和用意,會透過嘮家常點出一些事,提醒一些人,倒是和這個自朝鮮來對什麼事都稀裡糊塗的小丫頭可以暢所欲言。
金貞貞見過“張震叔叔”,知道他也是遼東的大官,是他很親近的人,見他心情不錯,鼓起勇氣自告奮勇道:“張叔叔喜歡喝咖啡嗎?我,我泡的咖啡行嗎?”
唐逸就笑:“怎麼?他比我還金貴啊?我能喝的東西他就咽不下去?不過不用了,他不喜歡喝咖啡,你早點休息去吧。”
“哦。”金貞貞乖巧的答應一聲,腳步輕盈的走向門廊,今天是和他說話最多的一天,金貞貞心情出奇的好,晚上的時候,輾轉反側,怎麼也睡不著,一直到天矇矇亮,才模模糊糊睡去。
其實唐逸的心情遠不像金貞貞看到的這麼舒暢,山雨欲來,他知道一場不可預知的風暴正向自己身邊襲來。
張震不一會兒就到了,他雖然就住在7號樓,但平日很少私下進一號院,免得給人與唐書記過從甚密的印象。
“怎麼樣?你怎麼想的?”唐逸點了顆煙,微笑看向坐在身邊的張震。
張震臉色凝重,琢磨了一下,說:“不太好把握。”
事情的起因是從黃海的一封舉報信而起,在寫給魯東省委的這封舉報信中,有人舉報調往魯東的正處級幹部韓冬梅在年齡問題上弄虛作假,舉了大量事例,都是認識韓冬梅的同齡人或者韓冬梅老家村裡的長輩的話來證明韓冬梅實際年齡比檔案上的年齡要小兩到三歲。魯東省委很快將這封信轉到了遼東。
事情本來不是什麼大事,但唐逸剛剛接到中組部汪國正副部長的電話,隱晦的提到了這件事,這使得唐逸警覺起來。
汪國正是中組部新生代幹部,四十七八歲,年富力強。唐逸之前是和他沒什麼交往的,他這個電話很突然,而且談的也很透徹,說是中組部同樣接到了舉報韓冬梅的檢舉信,而且檢舉信裡暗示有人在背後幫韓冬梅篡改年齡,更說韓冬梅作風一向不正派,不管到了哪一地任職,都會有桃色新聞跟在身邊,給當地造成極為惡劣的影響。
唐逸感謝了汪國正的來電,韓冬梅這件事可以說可大可小,現在正值換屆的關鍵時期,如果這件事處理的不好,甚至可能在黨內大大損害自己的聲譽,對於正準備換屆工作的二叔、包衡等頭面人物也會連帶受到牽連。
尤其是現在,不知道多少人在等著作自己的文章呢。
張震說“不好把握”,自是說不知道檢舉信牽涉到什麼人,這些人丟擲這封信又到底是什麼用意。他是希望靜觀其變的,如果一定死保韓冬梅,不知道對方後續的動作會不會影響到唐逸。
唐逸笑了笑道:“冬梅縣長我是信得過的,就算實際年齡真的小几歲,我相信也不是為了升遷為了撈取政治資本,換句話說,年齡成為一種政治資本才是真的悲哀。”
張震看了唐逸一眼,顯然唐逸表明了態度,雖然不知道唐逸對韓冬梅的年齡是不是真的不知情,兩人又到底是什麼關係。但唐逸下了決心,張震自然不會再說什麼,笑了笑道:“好吧,事情我來處理。”
第一百三十二章 矛盾
會客室中,邱躍進心不在焉的同韓冬梅聊著工作上的一些事情,他心裡空落落的,很有些患得患失,前幾天從一號房間據說傳出了唐書記的聲音,“邱躍進不行了,不能用了。”這對邱躍進帶來的壓力可想而知。
邱躍進知道最近韓冬梅遇到了一些麻煩,也很想靜下心,聽一聽到底是怎麼回事。但腦袋裡盤旋不去的都是唐逸嚴肅的面龐,最近他辦公廳起草的幾份講話稿唐書記都沒有用,無疑印證了唐書記這句話不是空穴來風。
“邱主任,邱主任。”
邱躍進愕然轉頭,隨即見到了韓冬梅詫異的目光,苦笑搖搖頭,看了看錶,說:“不急,唐書記也該到了。”
剛剛推門進入會客室的李剛看到這一幕,心裡輕輕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