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副總理笑了笑,“戒菸好,戒菸好嘛。”順手將煙收了起來。
“你那篇文章意猶未盡啊。”石總理微笑看著唐逸。
唐逸笑道:“提綱式的東西而已,養老制度改革,對我們是個新挑戰啊!”
石總理微微點頭,嘆口氣道:“在外界看,是權力和利益的博弈,有這麼簡單就好嘍。”說著話看了眼窗外,終於忍不住拿出煙,點了一顆,似乎有些煩悶。
深深吸了口煙,石總理:“從九零初我們就提出了,建立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為特徵的職工養老保障體系,為什麼十幾年過去了,還沒有完全建立?這是因為某些地市在舊體制中,有利益的機構和個人的阻撓和反對。”
唐逸默默聽著,他知道,石總理乃至整個學院體系,都是很想解決一些社會頑疾的,但改革是何其難?京城出去的政令,到了地方上很容易就變了味道,到了縣鄉一級,很多利益圈子自有一套解讀中央政策的方式,就算近在眼前的京城班子,不也曾經牴觸過國務院檔案嗎?
“我們還需要償還,曾為國有資產的存量積累做出過貢獻、又往往在經濟改革利益重組過程中,受到某些利益損失的老職工的這筆欠賬,唐逸,你對這個問題是怎麼考慮的?”石副總理抽了幾口煙,就掐滅了菸蒂,轉頭看向唐逸。
唐逸不假思索的道:“我認為這個問題不能拖,不能講財政壓力,這是一個關乎數以億計的老職工的基本權益和政府的政治信譽的重大問題。”
石副總理微微點頭,唐逸又了笑,“這都是改革中不可避免出現的矛盾,解決這些矛盾的根本還是最小化最富裕階層和最貧困階層,最大化中層富裕階層,我們的中產階級什麼時候成為了社會主體,才能宣佈我們的改革真正獲得了成功。”
石副總理就笑了,私下談話裡,唐逸果然如同傳聞地一樣話鋒犀利,和研討會上那個字正腔圓作報告的年輕官員不可同日而語。
拍了拍唐逸地肩膀,石副總理微笑不語。
雖然是冬季,但週六的妙山公園遊客仍然熙熙攘攘,冰封的湖面一片銀白,妙山樹葉凋零,常青樹木點綴其間,為妙山的蕭索添了一絲生機。
在冰湖之側,妙山之畔,一座古香古色的園林式別墅異常顯眼,來到妙山公園地遊客都不免會議論下公園中幾座神秘別墅的主人到底是誰。
而此刻別墅氣派豪華的客廳中,唐逸正笑呵呵與水利部專家武老以及川南省常務副省長呂凱閒聊。
呂凱是因為水利專案來京地,當初中央調查組下川南的時候,武老和呂凱有過幾次深入的接觸,武老對呂凱印象也很好,呂凱來京,自然要去看望一下水利部中影響力很大的武老,誰知道武老卻是提議和唐逸一起吃個飯,呂凱也只能答應下來。
唐逸接到武老電話,就從華大“溜”了出來,和武老、呂凱等在北京飯店用過餐,又領他倆來到妙山別墅品茶。
呂凱雖然情知在外人看來,自己與唐逸未免越走越近,尤其是和自己一起來京的水利幹部,都聽到武老說去和唐逸吃飯,這個訊息現在怕是已經傳遍了川南,但沒辦法,武老性子耿直,總不能和武老吃飯就有時間,加了唐逸自己就沒時間,未免太過刻意。
武老是有些想唐逸了,雖然在調查組相處時間不長,但唐逸無疑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利落的工作作風,獨到的視角和思維能力,都令武老對唐逸頗有好感,有了呂凱這個因子,武老就徑自殺上了門。
“唐主任,最近你們在忙養老制度改革是吧?你又貢獻了不少好點子吧?”武老品了口茶,唇齒留香,心情舒暢的很。
唐逸笑道:“我哪有什麼點子?參加這樣的研討會我可是戰戰兢兢呢。”
“謙虛不是?”老笑起來,“你呀,太謙虛。”
呂凱聽著兩人談笑風生,只是默默品著茶,清香怡人,唐逸地茶倒是極好,就好像他這個人處起來很愉快,令人如浴春風。
“呂省長,小北湖水庫重新招標了吧?”唐逸側頭看向了呂凱。
呂凱微笑點頭,“惠來親自負責的,不會出什麼紕漏。”惠來就是川南省水利廳廳長戴惠來,是圖江干部,而圖江市,通常意義上被認為是呂凱地大本營,他事業的第一次飛躍就是在圖江。
剛剛吃飯地時候,戴惠來也在場,講話都很到位,引起了唐逸的注意,呂凱提他,就知道唐逸記得這個人。
果然唐逸微笑點頭,“惠來,很穩重啊。”
呂凱心裡也有無奈,圖江市市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