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辭毫不客氣,“我認為華亭縣的試點工作要全面整頓,這個試驗田簡直就是瞎胡鬧嘛!群眾大規模上訪,聽說在延慶市的上訪群眾還受到了不公正待遇,這像話嘛?誰給的他們這個權力?”
趙迪越說越生氣,拿起茶杯,又嘭地摔在了桌上。
華亭縣的試點改革受到了群眾極大的詬病,尤其是在華亭縣坡口鎮,當地幹群關係本就因為這樣那樣的問題很緊張,集體上訪事件層出不窮,而當縣委縣政府檔案傳達下來,根據土地規劃,坡口鎮的果樹園需要全部砍掉,農民們一下炸了鍋,鎮幹部們在勸說無果下,開始採取強硬措施,本來沉積的矛盾一下爆發出來,幾百名村民和派出所幹警發生了衝突,更有人策動下,開始大規模上訪,認為政府不公,據說在延慶市時激動的上訪民眾攔了市委書記程建軍的車,將市委書記圍困達半個多小時。
趙迪本就對集體化農業改革不以為然,這時更是滿腹怒氣,話語就顯得激烈了一些。只是到底他是因為集體化農莊不滿,還是因為小鳳省長的到來擋了他的路而有些怨言,他甚至自己也說不清。
看著工作人員地錯愕,趙發書記蹙起眉頭,敲了敲桌子,自是示意趙迪不要激動,注意影響。
省委副書記、省委政法委書記廖錦添清了清嗓子,他是從另一個角度對集體化農業改革提出異議,就是農業公司的監事會,“農業公司,看似給了農民很多自主權,有完善地監督機制,但這個監事會,是怎麼產生的呢?據華亭縣上訪群眾反映,監事會侯選人都是鎮上幹部地親朋好友,或者說,是和鎮幹部比較靠近的農民,很多就是鎮上地所謂‘風雲人物’,這樣的監事會人員構成,談何公平公正,如何令人信服?”
“我完全同意趙迪同志的看法,試點改革工作要全面整頓,要認真核查其中可能涉及的問題!”
十八屆四中全會上黨中央提出了“減副”的目標,而在原省委副書記、春城市市委書記李茂龍因為食品衛生倒下去以後,遼東省委除了省委書記和省長,現在只有三位副書記,其中兩位發表了看法對試點改革喊停,第三位副書記是常務副省長陳波濤,是趙發書記一直很器重的幹部,提副書記聽說也是趙發書記給中央打的報告,省委大部分人都認為陳書記和趙書記靠的更緊密一些,書記辦公會呈現了一邊倒的趨勢。
小鳳省長看了眼廖錦添,默默拿起了茶杯,通常意義上,同原陶磯書記比較靠近的政法委廖書記被認為和小鳳省長走的更近一些,但現在他卻是旗幟鮮明的站在了反對小鳳省長的一方。
省委組織部部長趙偉民本來是不夠格參加這次會議的,但因為今天地書記辦公會要研究幾項人事問題,是以他也列席參加了會議,趙部長和唐逸是有心結的,唐逸在安東任市委書記的時候,趙部長的妹夫廖昌盛任安東市文體局副局長,也是因為這個不爭氣的妹夫,和唐逸多少有些不愉快,唐逸調離安東不久,趙部長就被陶書記調任統戰部部長,打入了冷宮。直到趙發書記擔任遼東省委書記,趙偉民才重新得到起用,幾起幾落,也可見趙偉民的堅韌。
“趙書記,我想說幾句。”趙偉民放下茶杯,看向趙發,趙發微笑點了點頭。
“農村試點工作,我認為還是要繼續下去,這是個長遠的問題,我們是農業社會,我打個比喻吧,對農村工作的改革就是在經營農村,我們地幹部就是經營者,但一些幹部不善於經營,一些地方幹部只看政績,上面怎麼說就怎麼來,不注意聯絡群眾,也不注意交接棒的問題,甚至這一任恨不得花光下一任的預算,這顯然是一種失敗的經營者,一些農業試點縣的班子就存在這個問題,而且很嚴重,如果省委不花大力氣監督、考察,那麼這次的農村試點改革很可能會以失敗收場,那樣地話,我們不但愧對中央地信任,更辜負了全省千千萬萬農民的信任,我們是要背上歷史責任的。”
趙發書記默默喝著茶水,微微點頭,瞥了小鳳省長一眼,趙書記慢慢放下了茶杯,準備做總結性發言。
“趙發書記,我說幾句吧。”一直默不作聲的常務副省長陳波濤微笑開了口。
趙書記點點頭,將到嘴邊的話嚥了回去。
“對農村工作,我想我還是有一點發言權的。”陳波濤微笑環視在座的幹部,大家都紛紛點頭,陳波濤是遼東的常青樹,在副部崗位上兢兢業業幹了十多年了,最開始擔任副省長時就分管農村工作,現在又是省農村工作領導小組組長,說對遼東農村工作,他的話確實最有說服力。
尤其陳波濤老而彌堅,雖然十來年看似沒能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