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共和國財政收入增長31%左右,是GDP增長幅度的近三倍,共和國政府一年花的錢約等於三十七億個城鎮居民或十二億三千萬農民一年可以花的錢,政府財政稅收約等於民間可支配收入總額的一半,而美國政府財政稅收只相當於民間可支配收入總量地四分之一。
如此種種,造成貧富差距被進一步拉大,共和國財富及收入分佈不均程度逐年升高並達到危險水平,隨著經濟的高速增長,中國的各種社會矛盾不但沒有得到有效地緩解,反而變得越來越尖銳,一旦經濟下滑,各種矛盾可能就會更加尖銳甚至引起社會動盪。
簡單來說,作者認為共和國經濟增長中,廣大民眾並沒有從中得益,這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是不正常的,同時抨擊了共和國政體的一些弊端,例如說國內城市居民的總體收入中,有三分之二是透過非工資的方式所取得,這些非工資收入經營、技術所得外,還有灰色的腐敗。
又說了由於對政府財政預算過程的監督形同虛設,使得各級政府多熱衷於搞形象工程,興建政府機構所用的樓堂館所,並在高資源消耗、高環境汙染又不創造就業的工業專案上大量投資,這既造成了資源的浪費,也為腐敗的滋生提供了溫床等。
唐逸看得皺起了眉頭,其實這篇文章裡很多東西高層又怎麼會不知道?但社會主義進行市場化的改革真是如同前人所說,在摸著石頭過河,出現各種問題是難免的,出問題就要糾正,而這種糾正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奏效的。
於亮笑著問:“唐書記,你看這篇文章寫得怎麼樣?”
唐逸搖搖頭,“書生意氣,除了抨擊,沒有半點實質性建議。”
於亮本以為這篇文章會被唐書記贊好呢!這些日子以來,他也大致瞭解了唐逸的性格,唐逸並不諱言一些政策的缺失,不像一些幹部對中央國策奉若神明,這也得益於唐逸身後的集團本身就是制定國策的參與者,唐逸從來不認為中央就不會犯錯。
但沒想到唐逸倒是對這篇文章不大瞧得上眼,於亮就換了話風,笑道:“是黃海大學的一名經濟學副教授,他這篇文章報刊不給發表,他就到處宣揚,影響極為惡劣,公安機關正準備批捕呢。”
唐逸就擺擺手,“那也不必,沒那麼嚴重,”想了想,說道:“約他今晚和我見個面。”
於亮忙點頭說好。
黃允旭坐在黑色奧迪裡,市委書記的專車,車內清新宜人,黃允旭很想抽顆煙鎮靜一下,但又忍住,車內一絲異味也沒有,可想而知唐書記很注意這些,他可不想被前面默默駕車地司機訓斥。
看了眼身邊的市委辦公廳主任於亮,從下午接到市委辦公廳的電話,到書記的車親自來接,他和於亮並沒有說過幾句話,但顯而易見市委的高官和學校領導不同,於亮很威嚴,沉默寡言,讓人根本看不透他在想什麼。
這次的見面,又意味著什麼呢?黃允旭很後悔,不該將自己的文章四處宣揚,惹出這麼大麻煩,伴君如伴虎,唐逸這個年輕的市委書記聽說很強勢,從他來黃海不到兩年就擠走了兩任省委副書記可以知道,這個人多麼厲害。
想起自己上車時嬌妻眼裡的驚惶,黃允旭就又是深深嘆口氣,他才三十多歲,經濟學博士,副教授,有著大好的前途,現在卻是眼前一片漆黑,命運已經不由自己把握。
而當黃允旭見到那位年輕的黃海一號人物時,更加印證了自己的猜測,在唐逸面前,於秘書長的氣派好像突然消失不見,唐逸就隨隨便便坐在那,已經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小武動手泡茶,唐逸就有些無奈,這個蘭姐,辦點事真難,這都去延山快一個禮拜了,保姆還沒找回來,選娘娘麼?
“黃教授,我看了你的大作,寫得很好,很有見地,”唐逸微笑開了口。
黃允旭就覺得如坐針氈,拘束的道:“書生之言,亂寫的。”
唐逸笑著道:“這個亂字用得對,你是憑著一腔熱血寫的,雖然針泛時弊,但也未免失之偏頗,但不管怎麼說吧,讓人看了很受啟發。”
黃允旭連聲說慚愧,倒是有了些生氣,不似剛才戰戰兢兢。
唐逸又道:“那你說說,你指出的這些弊端,該怎麼來糾正?總不會是病入膏肓,無藥可醫了吧?”
黃允旭道:“根源就是腐敗,就是既得利益這個階層。”
唐逸就笑了起來,笑得黃允旭一陣面紅耳赤,“那怎麼杜絕腐敗呢?”唐逸饒有趣味地問。
黃允旭被唐逸笑得有些激憤,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