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內寂靜,只有這老臣聲音在迴盪。
有人心都揪了起來。
陛下剛才說的已相當明白,你可真是頭鐵啊。
這老臣名為唐濟,是都察院御史,負責監督北方兩州,也算都察院的老人。
“陛下春秋鼎盛,何必急於一時?”
任誰都能感覺到,這位老臣並沒有其他意思,是真的為了國家。
他說的也沒錯。
農莊法推行只在延州有成功經驗,那還是州牧李福曾是軍中將領手段特殊,才正常進行下去。
換做其他地方,能成功嗎?
不起禍端就不錯了。
而陛下還年輕,完全沒必要著急,徐徐圖之即可。
記住網址.com
“朕知愛卿憂國之心,然大陸局勢緊張,我大寧跟梁國矛盾不可調和,又跟魏國起了爭執,朕一日不敢懈怠,推行農莊法是為國家積蓄,是為當面臨戰爭時,能有應付之力……爾等可知朕的難處?”
“臣惶恐。”
御史唐濟開口道:“臣自會為農莊法推行盡一份力。”
他們都明白。
跟梁國幾次起了戰爭衝突,根本無法調和。
幾次落敗,必然會蓄謀報復,這一點毋庸置疑。
原本跟魏國表面關係維持的還算不錯,又有聯姻之好,可因去年打擊魏商之事,兩國關係也降到了冰點。
說的沒錯。
戰爭不知什麼時候就會到來。
國家必須要有積蓄有準備。
聽到這裡,朝臣們面色都變得凝重了一些。
他們能夠感同身受陛下的壓力。
他揹負的是整個國家!
情也說了,理也說了。
自然也沒有人再有異議了。
“今日朝議之事形成紀要,通傳各州,把朕說的話原原本本傳出去!”
基本都是他一人說,也沒有反對之聲。
關寧其實都做好了要殺雞儆猴的準備。
先解決一些阻力。
可竟然很少有人諫言。
現在朝臣官員們就這麼識趣嗎?
關寧都有些驚奇。
不過應承是應承,關鍵在於執行。
他要的是結果。
提高官員薪俸由吏部操辦,徵兵一事由兵部負責。
關寧主抓的就是推行農莊法一事。
最早農莊法的構想其實是李福提出來的。
他效仿自己在南方打土豪分田地,把地主上農的土地都收到了官府手中。
這些土地成了公田,李福便把這些公田租給了老百姓,也就是老百姓成了官府的佃農。
不過田租要比地主收的要低,得到的收益也高。
官府不會剝削佃農。
可李福發現老百姓對這種方式較為排斥,從事農耕的意願並不強烈,也就是說積極性不高。
他又更改了模式。
以簽訂協議的方式,把土地承包給了農戶。
在承包期間,你享有這些田畝的耕種權,官府只會收固定的份額糧食,超出的部分都由自己所得。
產出的糧食越多,你得到的就越多。
毫無疑問,這大大提高了農民從事農耕的積極性,他們付出的多,收穫的也多。
在實行之初,分包出去的田畝都得到了豐收,而官府也得到了固定穩定的稅收。
這讓李福見得其利,便加以推廣,並繼續改進。
他把很多的田畝都集中起來,統一分包,讓原本沒有地的農民也有地耕種。
單戶不行就多戶承包。
總之是按勞分配。
付出的多,收穫的就多。
在這種方式之下,農戶們積極性大大提高,且幹勁也是相當的足。
為了提高產量,集體農耕,集體勞作,還一起興修水利。
這就像是一個農莊,因而被稱為農莊法!
後來,李福又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完善。
他僱傭大批種莊稼的老農好手,專門傳授農耕技術,還實行統一耕種,在關寧看來,李福已經達到了科學種植的程度。
他把種地的每一個流程細化,開墾,耕種,澆水,施肥……
古代並沒有化學肥料,只能用人或動物的糞便。
他還安排了專人研究,怎麼能把糞便發揮出最大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