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挽回魏國,姬川什麼事都願意做,他對南洋浪人,東洋倭人都沒有任何好感,可這並不妨礙他與之聯合。
姬川看向雷鴻信問道:“最快什麼時候能有信?”
“半個月。”
“五天,把能做主的人找來!”
他知道雷家主做船運商貿,跟夷人交往甚密,他既然有這樣的諫言肯定是事先有聯絡,只是沒有點破而已。
“臣盡力!”
雷鴻信躬身應著。
他說是半個月,實際上最多兩天就能把人帶到望京……只是不能說的那麼明而已。
看到這一幕,宋太平欲言又止,想說什麼終究還是沒有說出。
“朕意已決,布兵于山舟港襲殺元武帝!”
姬川沉聲道:“今日開始將所有兵力調往,水師全部集結於此,外派所有密探,打探元武帝行程蹤跡,隨行護衛兵力戰船……爾等可知曉?”
“領聖命!”
陛下為此已經殺了幾人,他們可不敢怠慢。
“兵部制定計劃,我們無法確定元武帝什麼時候來,但要在事先做好準備……在這之前,任何人不得傳出此事,否則格殺勿論!”
姬川的話讓殿內充滿肅殺之氣。
這一次他的決心無比堅定。
雖然她的妹妹姬蕊還在大寧後宮,雖然他跟元武帝有一層特殊的關係,可這在國家安危面前一文不值!
魏國不能亡在他的手裡……一定不能!
廷議結束。
姬川返回勤政殿,又召集了幾位朝臣議事。
剛才只能算是通報,讓眾人心裡都有個準備,而現在才是關起門議定具體襲殺之策。
宰相宋太平,兵部尚書周立,大都督陳慎之,水師統帥吳過,戶部尚書李純靖……朝臣總共不過七人,也是魏國朝堂最核心的七人。
這幾人除了宋太平之外,皆是近兩年新換。
自戰爭失敗,姬川又徹底換了一批人,老臣太保守,現在的魏國需要“有想法”的人。
比如戶部尚書李純靖他之所以能上位,是因為他曾諫言姬川不能隨意印發大魏寶券,當時他因此諫言被貶,後來又因其諫言太過激進又被打入牢獄,整整關了兩年,受盡苦楚,可在此期間,他依舊不停諫言。
後來,大魏寶券崩盤,姬川親自去把他請出來,讓他做了戶部尚書,原因就是他曾經說的應驗了,說明他懂……
還有大都督陳慎之,本是一介書生,他跟李純靖有相同的經歷,曾在魏梁聯合之際,他寫了萬字策論諫言不可為,在戰爭過程中他同樣筆鋒不停,一直分析走勢預判結果,結果當然是失敗!
在當時大勢之下,自然容不下他,也因此入獄,戰爭結束後,姬川聽聞其事蹟,將其曾寫過的策論都翻了出來,閱過之後驚為天人!
此人雖未上過戰場,可對戰情的洞察卻無人能比,於是他直接成了魏國三軍最高統帥大都督!
這是姬川效仿元武新政而設,大寧實行軍政分立,設天策府自拜天策上將統領軍隊,姬川便設了都督府。
因陳慎之是文人,也被稱為白袍大都督!
除這幾位重臣,還有一個看上去約十五六歲的年輕人,他穿著華服,面容白皙,氣質不凡,正襟危坐,一言不發。
他是姬川的二兒子姬景爍,也是新立的太子。
姬川有意培養,重大議事都讓其在場。
“已得到情報,元武帝已從大寧惠州出發,朕剛才並未言明,是不想給朝臣們太大壓力,畢竟要來跟真的來完全不同!”
在場之人面色都沒有太大變化。
他們都事先知曉,兵部負責情報,這還是他們稟奏給的姬川。
姬川的考量並沒有錯。
曾經的魏國官民總覺得戰爭離他們很遠,即使有戰爭也波及不到魏國本土。
可現在,魏國五郡之地被大寧佔據,他們跟大寧共處,有種臥榻之側,有旁人酣睡的感覺,時刻提防小心翼翼。
對大寧已有種深深的恐懼,對大寧皇帝更是如此!
他的到來,絕對會給朝臣們帶來無盡壓力,之前的廷議上那麼多諫言之聲已說明一切。
“你們都在這裡,給朕交個實底,這次襲殺能不能成功?”
朱楨轉向了兵部尚書周立,大都督陳慎之,水師統帥吳過。
周立沉思片刻,才是躬身道:“襲殺能不能成功並不能保證,但可以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