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面選擇,自由範圍比較廣。
可以吃西瓜。也可以吃蘋果,也可以西瓜蘋果都不吃。無執著,可有可無,不受限。不受外物控制。不因外物恐懼。
由於慣性/傾向,意見不統一,互相不理解,造成很多吵架,罵戰,悲傷,痛苦等各種現象,跟家人,跟朋友,同事,陌生人等等。
這就是我執、業力。
人生各種問題想不通,糾結,太多太多了。
因為慣性/傾向讓我們只想到了一種選擇,單一思考模式,非常困難的選擇。
而意識開放的人,則不受條條框框限制,多種角度,多方面的客觀選擇,意識越開放,人生越自由,修煉同樣,意識 越開放,進步越快,一切障礙,都是自己內心的問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所以為什麼要靜觀,就是觀察到自己,看到自己的潛意識慣性,並且不停靜觀,去除心障(慣性/傾向)。
形成潛意識慣性/傾向,是直接現實可見行為,並且是長久的,多年的,今世 累世遺留下來的習性,不可見的,是因為觀的不夠深入,越深入,可見的潛意識慣性越多。
1,長時間靜觀,則靜化慣性,在慣性下你是被慣性“控制”的,無法自主,混亂,固執,自以為是,不認為自己啥問題。
在靜觀下,可駕馭所有“幻相”,幻相影響不了你,你也不會陷入其中,不會留戀執著,所以,慣性不敵靜觀。業力不敵純淨的意識,心也。
2,靜觀:靜靜觀察,表意識不參與任何雜念,只是靜靜觀察潛意識的變化。
如同,你看著電影,只是看電影,但不去主觀思考分析裡面的人和物,去判斷好壞,但因為我們的潛意識思想有慣性/傾向的原因,潛意識會對某種人和事物不由自主的下判斷,出現各種對事物的判斷念頭,都是你的思想模式,只觀察即可,觀察思想的變化,發現自己的思想模式,再糾正修改。
一參與認同,則同樣繼續固定模式,用個人的慣性/傾向思考模式去思考,去下判斷,下結論,變成了主觀事實,非客觀事實。
如此,雜念越來越多,慣性/傾向也被加強了。
所以,萬變不離其觀!
靜觀其變: 靜靜觀察,表意識不參與任何雜念,只是靜靜觀察潛意識的變化。再重複一遍,前面說了,因為慣性/傾向,潛意識會自動對某種人和某事物下判斷和結論,所以只是靜靜觀察潛意識的變化即可,再內觀自省,糾正修改自己的思想行為,久而久之,慣性,傾向則歸於平靜。
不再無意識的跟隨各種思想、情緒。
而是有覺察的看著自己的一念一想。分分明瞭。
入靜入定,合一是平靜的意識流,無雜念,無慣性,無傾向,無恐懼,接收萬物的可能性。
圖片
意識越平靜以及純淨,合一萬物的深度就越深,體驗大道的感受越深。
心障:不接納已發生的事實,不承認自己的狀態。
由此:越來越痛苦。痛苦深入潛意識,形成潛意識傾向、潛意識慣性、潛意識恐懼、潛意識對抗。
痛苦的根源種下了種子。
想法、意識皆停留在此狀態。意識限制在表象上。被困在表象上。
突破不了自我,自作自受。原地停留。
執著某個念,執著某個標準,某個觀念。
就是陷入創造的幻裡,如果不知道意識本純淨,本空,無始無終,那麼永遠沒辦法靜下來。
道=一切的全部的全部,可想的,可不想的,真空容納萬物。
執著一角,一念,就不是真空妙有。所以回不到清淨的心。
修心合道的方法,就是不執著那一點,而是看向萬物的全部可能性。無限的範圍、無限的選擇、無限可能性。
意識越純淨,感知萬物的可能性越多,離道越近。萬物歸一,合一也。
抗拒的,恐懼的越多,則不能歸空,歸一也。則離道越遠。萬物分離、分裂也。
道在於心,合一萬物的結果,就是道的結果。萬物合一就是道的意識狀態,全我意識的狀態。
這就是修心修道的全部真相。
喜歡光丫愛學法請大家收藏:(www.630zww.com)光丫愛學法【630中文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