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你當初之國不知強了多少倍。遼東是大明根基所在,西域後援。工匠就只給我十個鐵匠吧,我再請求朝廷把原來桂林王府的人員全部轉送天山,這些人應該夠用了。銀子我也只要十萬兩,作為安置隨軍家屬的費用,你當初在西域也留下不少銀兩財物。”
遼王點了點頭:“那好。我已經和藍帳汗國商量好,遼東軍在西域的一些淘汰武器都賣給他們,換回的馬匹連同留在西域的馬匹共作價三十萬兩賣給天山馬廠,這三十萬兩都由你支配。”
,!
新王一聽,不免又喝了一杯酒,表示謝意。
遼王陪著新王喝了一杯,又轉頭問方孝孺:“正學先生,等我和新王確定具體之國時間後,由你組織歡送儀式,有沒有困難?”
方孝孺連忙說道:“臣一定辦好這個差使。”
遼王又說道:
“第二件事,就是瀋陽和撫順那邊,採鎳礦、建水壩工作必須在七月之前完成,七月之後就要開足馬力給我生產火槍和大炮。上次西征,遼東的槍械基本上都報廢了。”
“今年瀋陽城人口可能要突破三十萬,那裡的民政事務也比較多,張石、張信確實也忙不過來。過了春節,俞靖就去接管瀋陽中護衛的軍務,方孝孺去接管駐瀋陽辦事處的民政,讓張石專心修水壩,張信專心採礦。”
“蒯富兩口子都搬到瀋陽去,物理研究所也遷過去。蒯貴從應天帶來的工匠也全部安置到撫順,全力改進、生產火器。”
“郭鑑協助蒯貴在蓋州清河上游選址,把渾河上小一點的鍊鐵爐和農具廠都轉移過去,楚王府的粗鐵一到,你們就地開工。”
看著遼王突然在這酒桌上如同排兵佈陣似地佈置遼東各項事務,大家不由認真起來,平時放蕩不羈的解縉拿著筆認真記下遼王語錄。
遼王說著說著,突然停止了講話,瞅著正在奮筆疾書的解縉,思考了一會,繼續說道:
“第三件大事,就是全面開挖松遼運河。”
“去年戶部調來的五萬民夫已經到位。今年還有山東魯王三護衛遷往遼東,再加上其他移民,可用民力可能會陸陸續續達到七、八萬人以上,需要有人居中排程、科學統籌,抓好管理。”
“但是我總感覺人手不夠用。特別開運河是個新課題,不知有沒有人願意毛遂自薦?”
大家發現遼王雖然諸滔滔不絕,但是目光始終沒有離開解縉,大家估計他要中大獎了。
正在埋頭苦記遼王語錄的解縉抬頭一看,發現大家都隨著遼王的目光瞅向自己,感覺自己要像中獎了,不由搔搔腦袋說:“殿下,您讓臣寫十萬言書,不費吹灰之力,但讓臣管理這麼多民工,確實為難。臣只會寫寫文章,給你抬抬轎子,噹噹吹鼓手,哪會像殿下用兵,多多益善!”
遼王笑著問道:“我怎麼聽說你曾經給朝廷上了《太平十策》,還準備修通江西到廣東的運河。如果本王沒猜錯的話,你算術學那麼好,並不是純粹好玩,而是準備修運河吧?”
解縉也是嘿嘿一笑:“什麼都瞞不過王爺!”
遼王又問道:“你就不想在遼東先作個免費的試驗?成功了你出名,失敗了我背鍋!”
解縉連忙答道:“臣這些東西不過是紙上談兵。既然承蒙殿下厚愛,臣願擔此重任。”
遼王這時又以半調侃的語氣道:
“修河一事,你別想多了,由蹇義負總責。廣寧中護衛朱大能負責安全保障,工部都水司的潘良大人,負責工程設計規劃和質量驗收。你就負責給蹇義當個參謀助手,具體分解工程任務,統籌人力、材料、工具、糧食,督促工程進度。”
“這運河如果按時完成了,功勞肯定是蹇義的。如果完不成,就是你解縉在搗蛋。本王唯你是問!”
眾人一聽,都知道遼王在打趣解大才子,一齊哈哈大笑起來。
解縉倒也不怕,拍著胸脯道:“臣知道,我這算術在各位中算是最好的。我保證把算術都用在科學統籌開挖運河上,不辱使命。但運河修成之日,臣想請殿下賜酒百斤。”
遼王也笑了:“本王現在就在遼王府地窖裡給你埋上一百斤慶功酒。運河如期修成了,這些酒都是你的。”
過了一會,遼王見菜已經上齊,大家都不動筷子,又說道:“好了,目前大事,就是這些,其他年後再說。”
:()去大明扶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