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有遼王的支援,李嚴又大膽辦理了幾起貪腐案,其中一起還是牽扯到了遼王最得力的助力張鎮長張信。
張信這幾年雖然利用後世的經驗為遼王辦了不少事,也把後世的撈錢手段也帶了過來。
他負責出售田產時,要悄悄送上幾兩銀子,才能買到收成更好、離水源更近的水田;負責工程時,只有悄悄送上幾十兩銀子,才能從他手下分包一些專案。
遼王讓張信發揮組織部長的特長,和黃湜共同負責縣令培養班,為遼東培養管理人才。他竟然把手伸向那些窮困潦倒的落第秀才。
如果這些人想當個負責一縣民政事務的六品斷事或經歷,先得給他送上二十兩銀子。
特別是黃湜調離瀋陽後的一段時間裡,張信更是在瀋陽城一手遮天,竟然把價碼提高到五十兩。
有些到遼東的落第秀才本來對遼東充滿期待的,結果因為張信的吃拿卡要,最後又回到內地,或者像李犇一樣,長期被閒置、冷落。
對於張信的事情,遼王早有耳聞。
在從應天回到遼東後,在對朝廷派來的禮部官員進行考核時,他專門又給了那些落第秀才三十個名額作為補救措施。
再到後來,他又幹脆讓新來的方孝孺接管縣令培養班一事,不讓張信再負責人事工作。
然而,張信並沒有意識到遼王對他態度的變化,在主管遼東稅務後,膽子越來越大,和不法商戶勾結,隨意減免稅款,讓遼王府損失巨大。
坊間雖有傳聞,遼王也未深究。
在遼王的團隊裡,若論治理地方,張信是最為得力的助手,有時候甚至超過了張石。
遼王三令五申,遼東官員養的老婆不得超過三個,他張信穿越後徹底釋放自我,養的女人,到處都是,不下十個,得用天干地支編號才行。
這些本來也不是什麼大的問題,跟遼王穿越來的沈老闆、收錢王子,哪個不是女人一大堆?
問題是,這些胸大無腦的女人在外面總喜歡做些類似坑乾爹的蠢事,競相攀比炫耀張信撈錢的本事,終於讓李嚴輕而易舉地抓住了把柄。
李嚴自然要把案子報到遼王這裡請示。
遼王只好把反腐的第二刀砍向了為自己立下汗馬功勞的張信,同樣收了他在遼瀋昌的股份,罰了他二十萬兩銀子,流放到海參崴效力。
為了讓張信心服口服,遼王在張信臨行前,專門召集朱大能等幾個穿越兄弟姐妹在王府行宮為他送行,說了一番推心置腹的話:
“大家都知道,你這幾年追隨我開拓遼東,既有苦勞,更有功勞。廣寧城和瀋陽城的繁榮,遼東的富足,都離不開你。王府產業我本來給你也留有股份。你收點小錢也沒關係,關鍵是你不能買官賣官,監守自盜。”
“偉人說過,貪汙和浪費是最大的犯罪。我覺得,對制度的貪汙和對人才的浪費才是你最大的問題。《遼東稅收章程》是你親自制定的,你自己又親手破壞了他,王府公信力何在?”
“這幾年那麼多北方落第秀才到遼東效力,來了又走,就是因為你張信買官賣官,不知寒了多少人心,錯過了多少像李犇這樣的人才,不知耽誤了遼東多少年的發展……”
在遼王一番語重心長的教導下,張信痛哭流涕一番,表示要痛改前非,願意到海參崴戴罪立功,改過自新。
遼王並不敢相信張信的話。
他早已見慣了貪官那些公式化、格式化的鏡頭秀,悔恨當初如何沒有加強學習,如何沒有堅守初心,如何沒有經受住誘惑……
實際上,自古初心難保留,唯有套路才是真。
張信走後,剛好方孝孺要舉行一期縣令培訓班開班儀式,遼王還是親自去講了一課,拿出張信的案子以案說法,進行警示教育、廉政教育。
他從來不相信有什麼長效機制、一勞永逸、一抓就靈之說,但有些東西搞與不搞,效果還是不一樣的,至少在短期內還是有效果的,能唬住一批膽小的。
他知道,隨著遼東經濟的調整發展,腐敗肯定還會繼續下去,反腐當然也會繼續下去。
他會盡量用後世的經驗把握反腐與建設之間的平衡,但在面上還是儘量營造不敢貪、不能貪、不想貪的氛圍。
同時他還要努力把握反腐的度,不能過猛,也不能太鬆。
嚴格地講,大明的法律不夠合理,遼東的法制還不健全,他只能憑感覺把握這個尺度。
郭氏兄弟和張信接連被處理後,遼東反響巨大。商戶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