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這斷髮之仇,可不共戴天。咱們一定要朝廷給一個說法。”
“算了,以後不也懶得留長頭了,反而涼快。”
遼王是從應天灰土灰臉逃歸遼東的,連頭髮都搞沒了。
在好多人看來,這是遼王的奇恥大辱,遼王可能會報復建文帝。遼東將士更是摩拳擦掌,做好了興師問罪的準備。
但是遼王遲遲沒有南下的意思。
對他來說,早已看開了,做好自己比怨天尤人更重要。
遼王曾經為遼東制定過第一個五年計劃,也醞釀過第二個五年計劃,但計劃總比變化快,他和遼東總是不由自主地捲入大明的內憂外患,這些計劃不是虎頭蛇尾,就是胎死腹中。
在終於決定和朝廷割捨後,他又和張玉開始醞釀遼東第三個五年計劃。
與第一五年計劃相比,他這計劃實在是大得可以,大得海闊天空,不僅計劃遼東在第三個五計劃內初步進入工業化時代,要發明電動機、蒸汽機,還要完全整合海外資源。
這個計劃的實施範圍甚至囊括了南洋、西洋和東洋。
當看到遼王最終的五年計劃方案後,張玉驚訝地問道:“你不會要建立日不落吧?”
遼王笑道:“只要思想不滑坡,遲早會建日不落。”
建文元年,也就是洪武三十二年正月份,遼王開始實施遼東第三個五年計劃。
他給新任化學研究所所長沈天成下了兩個新任務,立即成立材料組,兩年內配合物理研究所找到更好的絕緣電線材料,同時從石油中提煉出柴油。
他給物理研究所所長李修也下達了兩個主要任務:兩年內製造出能夠帶動小型機械裝置的小型發電機,五年內研製出蒸汽發動機。
他希望透過這兩個研究所的努力,讓遼東在第三個五年計劃內同時跨入蒸汽時代和電力時代。
蒯富剛剛成立建築設計研究所,就收到兩項重要任務:勘察、設計好從天鵝城到金州的水泥公路和沿途橋樑,確保五年內完成遼東交通大動脈建設,同時配合李修設計好遼東第一個樣板水電站。
這是一個很宏大、很有挑戰性的計劃。遼王手下的人也充滿了鬥志。
撫順的工業體系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調整。
軍械司進行了改革重組。槍炮局進一步擴大,實行槍炮分離,成立專門的槍械局和火炮局。車兵已經退出了遼東歷史舞臺,車駕局完全從軍械司脫離出去,全部轉為民用。刀劍局大部分產能轉移到南洋,開始轉型生產五金產品和鐵質農具。
趙魯負責新的軍械司併兼管火炮局,暫停大規模生產艦炮,轉向研製無座力炮、擲彈筒,並進一步改進山炮。
趙齊負責槍械局,對“八一”槓繼續改進升級,研製小型手槍。
從安南俘獲來的胡元澄現在也經過了遼東的考驗,負責火箭彈藥局,為火炮生產威力更大的擊發式炮彈和槍榴彈。
機械製造局也進行了重新改組,增加了車床廠、精密儀器廠、軸承廠,由蒯貴代表遼王府直接管理。
至於車輛、五金產品和一般器械的生產全部推向市場化。一些工匠開始獨資或合夥,從王府購買了相關工廠或才另建新廠。
在這場大改革、大調整之後,遼東終於開始有了自己的商人隊伍:遼商。這是一支專門以創辦實業為主的商人,用遼王的話來說,這叫實業家。
根據遼王的指示,沈正在金州成立了遼東的第九個研究所:船舶研究所,修訂船舶分類製造標準,進一步改進造船技術,提高船舶航行速度和適航能力。
按照遼王的要求,今後遼東各個船廠要根據作戰、巡航、運輸、補給、客運、旅遊等不同需求種類,進行定向生產。
船舶等級也要提高,小級船隻的標準提高到八百噸級,中型船隻提高到一千六百噸級,大型船隻則提高到兩千四百噸級以上。
這樣一來,旅順就得把以前的大部分船塢進行升級改造,以後只生產中型以上船隻,八百噸左右的小型戰艦、客船和貨船全部由天鵝城造船廠製造。
儘管好多人對飛剪船的安全性還存在疑慮,遼王仍然要求沈家船隊今後逐步用飛剪船代替原來的貨船,原有貨船逐步對外出售。
二月二龍抬頭一過,遼王就派出兩路人馬繼續向南洋輸送人力、物資和產能,開始向南洋作戰略性轉移。
按照他的計劃,一路人馬取捷徑經臺灣海峽、海南島,南下南洋的龍城,重點經營巨港所在的金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