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張石來的老兵們還是用心教育新兵了。
接著是武教專案。
第一場是體能。新兵們每隊推選兩名選手進行舉重、單雙槓和俯臥撐四個專案的比賽。每個專案取十名優勝者。
第二場是摔跤。這是臨清軍營借鑑與蒙古人作戰經驗新增的專案。楊文和張石到了後,也是大力推廣。比賽時由每隊新兵推選兩名選手,進行淘汰賽,決出十名優勝者。
這兩場武校中,新兵們由於年齡小、身板瘦、體格弱、訓練時間短,並沒有讓人感到有驚豔的表現,像舉重專案不過六、七十公斤,俯臥撐專案不過四、五十個。
,!
但是,朱植還是對優勝者予以獎勵,每人一件棉甲,明確為小旗也就是班長後備人選,個別在三個專案中均為優勝者,列為總旗也就是排長後備人選。
朱植讓張石記好記錄,到遼東後招入教導營,進行全方位的培訓。
為了讓新兵們認識到自己的差距,遼王接下來組織老兵們進行了兩場觀摩賽,由各營挑出八名老兵和自己從應天帶的八名老兵對抗。新兵只是一邊觀摩,並不參賽。
第一場是射擊比賽。
為了儘量確保公平,楊文、張石二營的老兵先練習十槍,再進行比試,計算成績。
百步之處打靶,楊文帶的幾個老兵是五發二至三中,張石帶的老兵是五發三至四中。至於平安兩營,都沒練過火銃,也就沒參加對抗。
遼王帶來的人和神銃確實有點駭人,都是五發五中,還有幾人命中靶心。
雖說古代有些名將能百步穿楊,那只是個例。一般來說,蒙古人要想達到百發百中的效果,騎射最佳距離大約在三十步,也就是二十米遠。後來的滿洲八旗往往衝鋒到對手二十步的時候,才精準射殺對方。
但前提是,漢人要從小學會胡人的騎射,還得心理素質好。
所以遼王就在想,如果大明計程車兵都能利用火銃達到百步穿楊的效果,會是什麼場景?
胡人騎射再精準,都近不了明軍五十米之內的範圍。
這實際上也是一種降維打擊。
第二場是刺殺對抗。
張石手下那八個老兵平時對刺殺術還不是很認同,訓練也不是很用心,與遼王帶來的八人對抗竟無一勝績。
楊文和平易這兩營一看,平時也沒練過,直接棄權了。
只有平安一營用長槍與之對抗,卻是勝負各半。
要知道朱植帶來的這八個老兵是剛剛從千里之外趕來的疲憊之師,並未恢復到平時最佳體力狀態。
當然,這也與朱植的八人配發了新式迅雷銃,最先實現了人槍一體有關。
不管怎麼說,透過對抗賽,老兵們對遼王的新式練兵之法已經深信不疑,就連沙場宿將楊文也對自己的練兵之法產生了一絲懷疑:同是神機營的近衛親兵,分開二十多天,對抗結果竟有如此懸殊!
考核結束後,楊文突然對新兵們說道:“下面,請遼王殿下給大家訓話。”
對楊文這個突然襲擊,遼王一點準備都沒有,但又不能怯場當逃兵啊!否則,自己以後如何樹軍威?
對於領導講話之類,他其實是抗拒的。在部隊時雖然最初上的是陸院,後來又進行軍政複合培養,實際長期從事政工崗位。
所以,在後世老百姓眼中,他是耍槍桿子的。在軍事幹部眼中,他又是耍筆竿子的,表面恭維他是“複合型人才”,背後笑他是“二竿子”。
每遇到大會小會,領導都要他寫講話稿。儘管他寫得千篇一律,看得他自己都要吐,領導們在臺上還是念得口沫橫飛,如痴如醉。
後來領導又讓他寫各種經驗材料,雖說是寫誰誰看,有的還是上了相當級別的媒體,而他這個作者卻是懶得看的,都是給單位領導抬轎子的,有什麼真東西?
如今穿越過來,終於輪到自己要上臺演講了,他開始在心裡罵娘了:
“楊文這個老兵油子,又不事先給我準備個材料,讓我講空氣嗎?哪怕講講吃好喝好、你好我好也行吧!”
“對了,就先從吃好喝好先開始講。”
朱植醞釀片刻,慢慢捋了捋思路,意氣風發的登上點將臺,發表了領軍後的第一場演說,第一句開場白就是問候語:“各位兄弟,最近吃的可好?”
新兵們沒那麼彎彎繞,馬上大聲回答:“謝殿下,天天有肉吃。”
朱植馬上又說道:“跟著遼王混,自然是三天吃九頓,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