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晚晚保守估計過,若是紅薯土豆畝產兩千斤,加起來就是四千斤。
秋天收穫,然後育種種植,今年秋天收穫的就足夠整個青山村,或是清水縣推廣。
畢竟村裡不可能所有田地都只種這兩種,每家每戶勻出一半的田地種植這兩種就差不多。
尤其紅薯還能插杆種植......
糧倉爆滿不是夢!
看到畝產這麼多,渝州其他村子定然也會願意接受種植,而想要當年種植收穫大量糧食的前提,就是要先付出......
對他來說,應當也不是太難的事情。
這次涼州雖說也有近半數田裡受了蝗災,可還是保住了過半的糧食,
開春之後,山上不只是可以打獵,還有許多野菜可以暫時果腹。
那時候碼頭也會差不多恢復繁榮,打個零工散活也不成問題。
柳縣令聽著聽著,雙眼越亮。
他沒想到季晚晚一介婦人,竟然能夠想得如此周全,心中對她更是讚歎。
不過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兩種糧食真的高產的基礎上。
“主意不錯,但暫時是空談,不過本官會為百姓爭取讓他們度過這個冬日直到開春。”
“那行,我們再說回怎麼從商戶那先刮點糧食出來。”
這回,師爺看她的眼神都不一樣了:“刮?季孺人,搜刮民脂民膏可是嚴重瀆職,你可不能害了縣令大人。“
“咳咳,口誤口誤,”季晚晚調整用詞,“是讓商戶心甘情願的捐贈出來。”
至於怎麼個心甘情願法......
最後,季晚晚是被師爺親自送出衙門的,二人面上滿是笑容,讓沿路之人滿是好奇。
當天下午,鎮山開始賑災,早晚每人可以領一碗粥,吃不飽,但也餓不死。
賑災的第二天,柳縣令把清水縣稍有身家的商戶都齊聚一堂。
人都到齊之後,柳縣令才出現。
眾人急忙起身見禮,等他在主位坐下,得了允許才跟著坐下。
“今日請諸位,不過是敘舊,諸位不必拘束......說起來昨日季孺人來縣衙找了本官,言語之間滿是對百姓的擔憂。除此之外還捐贈了三百兩銀子作為賑災之用,讓本官甚為佩服。”
其他商戶聽到這話,雖然不明所以,但也跟著誇讚起來。
“季孺人的確是功德不小,處處為百姓著想。”
“不錯,清水縣有季孺人,實為清水縣的福氣。”
“縣令大人和季孺人都是為國為民,我們也很是敬佩,只是可惜沒見過季孺人。”
......
聽著幾人附和的讚歎,金老爺也道:“此次蝗災多虧季孺人有先見之明,比我等更有魄力,奈何草民一介商賈,實在無法為百姓做什麼,心感羞愧。”
“聽聞此次雪災不少百姓房屋倒塌,糧種損毀,我金家雖是商賈,卻也願意為寧國為大人分憂,獻上綿薄之力,在此,我願意捐贈千斤糧食讓他們度過寒冬。”
其他人一愣,沒想到金老爺會這麼大氣。
下一刻,邊聽柳縣令誇讚道:“金家不愧為清水縣第一仁商,本官定會將你的心意寫摺子,讓梁大人和百姓們都知道我清水縣的商賈也是心繫百姓。”
眾人一聽,眼眸轉了轉。
聖上兩次聖旨受封,他們也不得不承認季孺人的確是有些遠見。
告訴梁知府?
那梁知府會否在給京中的摺子上提及他們?
還有告知百姓,這不就等於縣令大人親自為他們宣傳了?
一千斤糧食聽著多,但他們商賈人家,家大業大,府上奴僕以及手中產業僱傭之人,加起來也不是個小數目,自然會囤不少糧食。
再者,一千斤換算成銀子,怕是連百兩都不到。
其中一個反應快的商戶張了張口要說什麼,不想金老爺卻是起身,面上滿是受寵若驚的朝柳縣令拱手。
“縣令大人言重了,金家也是寧國一員,產業更是在渝州,能夠不受地痞滋擾,也少不了官府護著,能為百姓做些什麼,是草民應該的。”
“另外,除了一千斤糧食外,草民還願意捐贈三百兩銀子,還望大人不要拒絕。”
好些人聽著,不由暗暗咬牙,心中忍不住唾棄金老爺。
本來一百兩不到的糧食就能夠得到名聲,還可能在知府與聖上眼前露個面,這麼好的機會,他卻是又加了三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