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動點歪點子
這麼一搜資訊就多了,拍賣會有一則訊息,一高姓商人高價拍了一幅字畫,現場照片是高總舉著競拍牌的照片,宋子鶴不關心這位高總花了多少錢拍了誰的字畫,只關心這幅畫是否有印章。
把這幅畫放大,湊近了螢幕盯著看。
宋子鶴揉揉眼睛,也許是這兩天沒有休息,他眼睛有些模糊,畫作很大,印章特別小,只有兩厘米大小,宋子鶴乾脆拿出放大鏡,盯著印章用力的看。
方形印章,兩厘米左右,四個篆體字。
宋子鶴雖然沒成為畫家但多年的耳濡目染對這些東西有一定基礎,字型放大了一看。
高山仰止。
印章上就是這資格篆體字。
宋子鶴笑出來,找到了,高家的印章估計就是這個高山仰止。獨特的標記。
確定這個,高總這條路就容易走通。
開啟角落的破爛房,他以為會滿布灰塵,畢竟也有幾年沒收拾了,可進去一看,好幾個書架,大瓷缸插放著卷軸的畫,報紙也用架子架起來放在角落,屋裡有抽溼機,角落裡還有防蟲的藥物,塵土幾乎看不見,手一摸才稍微有點點的灰,也就是說,李庚被帶走之前肯定每天都回來住,還每天收拾的乾淨呢。
書架像圖書館那麼放著,一排一排的,兩個書架距離近得只夠一個人轉身,他的書特別雜,就連小人書都有,漫畫啊,線裝書啊,志怪鬼神啊,破舊報紙啊,他是把去破爛廠找舊書當成淘寶,只要淘到有興趣的,全部帶回來。看完不感興趣也捨不得扔。就這麼多了。
目測有十個書架,並排放著,排了五排,角落裡還三四個報紙架,大瓷缸在最邊上。
分門別類的都放好,李庚估計收拾這裡都弄了十多天吧。
宋子鶴挨個摸過去,笑了出來。
傻瓜啊,李庚太笨了太傻了。
把瓷缸裡的畫一幅幅展開,都不是,有他自己畫裱起來的,更多是老媽畫了送他的。也買過幾幅仿照的極好的贗品。
沒有了?扔了?還是說壓根就沒帶回來?
找了一圈,還是沒找到,看來走高總這條線也不行?
不行,現在這是唯一的捷徑,好好翻翻也許能找到呢,當年買的書是哪幾本來著,宋子鶴在書架之間溜達,手指在每本書上點來點去,在角落裡抽出一本老舊的大本畫冊,從書本的夾頁裡掉出一個摺疊起來的紙,疊了好幾折,紙張都是燻黃的顏色,就是很陳舊的那種黃色,邊角都破爛了,宋子鶴小心展開,動作特別輕這張紙還是破了。
很小心的一折一折的開啟,乾脆鋪在地上,宋子鶴趕緊去找最角落,真有一個只有兩厘米見方的篆體高山仰止的印章。
一模一樣,和高總高價拍到的畫作上印章一模一樣。
可宋子鶴笑不出來,這幅畫爛的快一碰就碎了,名畫古董,少說也有幾百年了,還沒有精心照顧過,一直疊在書本里,誰家的畫作像報紙一樣來回反覆的摺疊,邊角都破了,摺痕地方撕開了,就算是重新裝裱,修復畫作都很難。
他也不會修啊,打了一個響指,老媽,老媽畫畫的,她的畫也需要裝裱,肯定認識很多裝裱老師傅,裝裱老師傅都會修畫。
也不管幾點了,又給老媽打電話。
宋夫人聽兒子說老媽幫個忙,宋夫人覺都不睡了連夜趕過來,一家三口圍著這幅破爛的幾乎薄如蟬翼的畫作都不開口。
“一幅名畫毀到這種程度太可惜。”
“時間還很緊張。”
“這裡缺了一塊,需要畫上。”
三口子你看我我看你,宋夫人去找噴壺灌水,宋先生去拿新的宣紙,宋子鶴小心翼翼的把殘破的畫挪到客廳。
修補名畫是個太細緻的活了,洗去髒汙,重新放到宣紙上,然後再對缺少的地方勾描填補。
好在宋夫人會畫畫,還是繪畫國畫,這個缺角殘破的畫宋夫人能仿著畫作風格添上缺少的地方。
但想一天完成不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行。
修補這幅畫的工作老爸老媽會做,不可能和博物館那些修復文物的老師們相比,細緻的不拿放大鏡找不到細節。能修到像新的,完整的,這就很不錯了。
宋子鶴不會做,看著老爸老媽趴在茶几前戴著花鏡一點點的勾畫修補,想把李庚罵一頓,他總說岳父母不喜歡他,看不上他,所以和岳父母的關係冷淡,就算是表現一團和氣,還是比陌生人好一點。他要是看看老爸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