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桌子上的東西都砸了,說道,&ldo;他們這是要幹什麼!要造反嗎?眼中還有朕這個皇帝嗎!&rdo;李公公就連呼吸都放緩了,&ldo;不行。&rdo;誠帝站起身在書房內走來走去,&ldo;不能再讓楚家人掌管兵權了,那些混蛋只認楚家人,根本沒把朕放在放在眼裡,必須想個辦法,讓永寧伯回京。&rdo;回京了的永寧伯就像是拔了牙的老虎,可是就連李公公都知道,楚修明不會輕易涉足京城的,就像是那一回那樣,好不容易找到楚修明無法拒絕的藉口讓他回來,誰知道在半路,楚修明就給了誠帝一個回擊,蠻族進犯,就算誠帝堅持讓楚修明回京,恐怕大臣也都要反對到底了。&ldo;楚家不是一直忠君愛國嗎?怎麼輪到朕這裡就變成這樣。&rdo;誠帝咬牙怒道,&ldo;天生反骨簡直大逆不道……&rdo;李公公低著頭並沒有說話,忽然誠帝停下了腳步,臉色變了又變,&ldo;李福,你說楚修明是不是還記得……&rdo;李公公根本不敢接話,誠帝也沒接著往下說,只不過臉色更難看,&ldo;當初確保沒有留下任何……&rdo;&ldo;是。&rdo;李公公開口道,&ldo;總共七十三口人,包括……&rdo;誠帝聞言點了點頭,只是說道,&ldo;再查,那些下人的親戚朋友全部給我再清洗一遍。&rdo;李公公只得應了下來,自從誠帝登記後,已經清洗過數次了,別說親戚朋友,就連鄰居和同村的人都清洗乾淨了,不過李福心裡明白,誠帝性子多疑且自負,他是萬不能說出任何反對的話來。&ldo;必須讓楚修明回來。&rdo;可是誠帝還不放心,咬牙說道,&ldo;必須回來,李福你想到什麼主意了嗎?&rdo;李福低著頭說道,&ldo;奴才愚鈍。&rdo;&ldo;不怪你。&rdo;誠帝嘆了口氣說道,&ldo;那楚修明太不識相了,宣陳丞相來。&rdo;李福心裡明白,如果現在幫著誠帝出了主意,固然能得到表揚,可是事後不管成不成都會在誠帝心中落個壞印象。成了就是心機陰沉,不成的話就是辦事不利,能留在誠帝身邊這麼久,李福憑的可不僅僅是以往的情分,更多的是他知道什麼時候能聰明,什麼時候不能聰明,好讓誠帝放心。陳丞相是誠帝皇后的父親,也是誠帝能登基的最大功臣,在宮中有幾分體面,很快就過來了。誠帝等陳丞相行禮後,才叫了起身直接問道,&ldo;丞相可有辦法讓楚修明不得不回京?&rdo;陳丞相皺眉思索了一下說道,&ldo;微臣記得瑞王生辰就該到了。&rdo;他心裡明白誠帝對楚家的忌諱,應該說是對楚家在軍中威望的忌諱,自從登基後為了削弱楚家,打壓了武官勢力,朝堂上武官的地位越發不如文臣,兩者之間的矛盾也不斷加深。&ldo;有用嗎?&rdo;誠帝當初大壽,下旨讓楚修明回來,楚修明都沒有回來,而瑞王只不過是個沒什麼實權的王爺。陳丞相開口道,&ldo;永寧伯夫人身為瑞王之女,父親生辰總該回來拜壽才是。&rdo;&ldo;朕要的是永寧伯回來。&rdo;誠帝可不認為楚修明會為了一個女人回京。陳丞相微微垂眸,恭聲說道,&ldo;陛下,永寧伯夫人可是替永寧伯死守過邊城,兩個人的情分自然不一樣,只是一試而已,若是不成也可以散播一下永寧伯不遵孝道,對岳父及正妻多有慢怠,永寧伯夫人深明大義,陛下自該嘉獎其嫡母及生母才是。&rdo;誠帝一下就明白了陳丞相的意思,眼睛一亮笑道,&ldo;正該如此,下旨宣瑞王妃以及……&rdo;李公公在一旁低聲說道,&ldo;永寧伯夫人為瑞王側妃陳氏所出。&rdo;&ldo;宣瑞王妃及陳側妃進宮,和朕的皇后說一聲好好招待她們二人,就住在宮中,直至永寧伯夫人回京。&rdo;誠帝沉聲說道。陳丞相和李福都知道這於理不合,而皇后也是陳丞相的女兒,自然不願意女兒為難,只是說道,&ldo;陛下,微臣倒是覺得讓瑞王妃和陳側妃在太后身邊伺候才是。&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