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頁(1 / 2)

小說:玻璃囚牢之起 作者:叄仟ML

其實林森柏也知道自己現在是人肉靶子,由於舊情的關係,媒體方面給了她幾分面子,但這幾分面子能幹的事也只是在寫稿時刻意隱去源通負責人這個關鍵點,審稿時刪掉一些針對性很強的語句,排版時故意把本應形成一整大幅的版面分開,至於效果,不能說全然沒有,但也明顯不到哪兒去,“血債血償”是昨天“暴民”們被打散離場時喊的話,由此可見,今天免不了還是要鬧的,且一定會鬧得比昨天要兇。林森柏在這裡,就是為了守著看他們能鬧到什麼地步,他們到底想要什麼——這是個困擾著同一條繩子上六隻肥螞蚱的最關鍵問題。誰都知道搞地產的人最不怕鬧事,也最不怕民憤。房子和土地是人類依居之物,當年議定的賠償數額在當年看來是個不錯的價格,可放在兩年之後的今天,想在同一地塊上用同樣的價格買一間同等面積的房屋,幾乎是天方夜譚,說出去能讓人笑掉大牙。籤合同時,源通與盛昌不同,它選擇了一次性將補償款付清,根本沒給拆遷戶反悔的餘地,遵循合同原則,拆遷戶應該知道法官不會站在自己這邊,就算告上法院,依據法律精神,政府和開發商可能會給他們添一些小小的補償,但撐死不會超過原本補償款的百分之五,四千七的百分之五是二百三十五,就算源通大發善心,加到頂,湊夠五千塊一平方,拆遷戶仍舊連附近的二手房也買不起。由於零五年那場哄價風波,各個地產商抓在手裡的儲備地成本都很高,所以只要不缺錢拿地,沒人願意在價格看漲時大量放盤,就算一些迫不得已動工興建的樓宇,也大多是屯著噎著,半建不建,封了頂也不開盤,導致b城空置房面積相對周邊城市要低得多,地產商不愁賣,市民們卻愁買。零五年,源通向所有已簽訂拆遷合同的戶主一次性發放了補償款,等於徹底買斷了這些拆遷戶的後路,錢貨兩清,概無反悔。那當時,四千七每平方以下的房子在b城比比皆是,源通旗下一個在建樓盤的預售價甚至低到了三千九,憑那幾十萬的補償價,買商品房尚有挑挑揀揀的餘地,若買二手房則更可以趾高氣昂一番。可源通在年尾時發完款子就不動彈了,老房牆上的紅漆“拆”字,還是區政府派人去寫的,於是舊區的居民們想當然地認為錢已到手,房子能多住一陣是一陣,便都不急著買房,還以為自己賺到兩年白住,心裡偷樂的同時,還在懷疑開發商是不是腦子有問題,買了地卻不建設,將兩年房租讓渡給他們,連一分錢利息都不收,反倒給了他們兩年時間讓補償款在銀行裡生孩子。他們當中很少有人能料到,時下,別說三千九,就是五千塊一平方的房子在b城範圍內也是少之又少,就算有,亦在市郊,交通便不便利姑且不論,因為配套設施嚴重不足,生活肯定便利不了,習慣了市內生活的老居民沒人願意與鄉野為伍,更何況舊城區裡有許多年輕人在市裡上班,沒有環線公共交通的支援,他們只能放棄與家人同住的美好生活,從微薄收入中拿出很大一部分用於租房。這回,他們可算知道了什麼叫操盤,什麼叫大戶市場,什麼叫富人經濟,可知道了又能怎麼樣呢?買不起房是現實,一家幾口人失去房屋就等於被逼上絕路,在一片悲哀的唱鳴中,想讓他們檢討自己是不可能的,所有負面情緒疊加之下,他們只覺得自己的房子是被政府和開發商合起夥來坑走了。地產商是能夠預見這些的,他們手裡掌握著大量相關資料,他們沒有做虧本生意的理由。但他們決不會在發放補償款的時候明確告知“要儘快用這些錢買房,房價要漲”,一來是就算他們說了也沒人會信,所有人都當他們開發商是在替自己的房子做廣告,想讓剛出手的錢又流回他們的口袋裡。二來他們也沒必要刻意弱化民眾對房屋的剛性需求,因為無論房貴房賤,只要土地在他們手裡,他們就是市場的主人,民眾生死,對他們來說不重要,在富人經濟的前提下,炒房者才是上帝。民憤?在開發商眼裡,民眾的憤都是自找的,反倒是不停有人以陰謀論抹黑他們,他們覺得自己才是最應該憤的那個。就像此時的林森柏,她已經出離憤怒地淡然了。“你放心,我不是師燁裳,我沒那麼大方。我已經通知了監控室,把監視器鏡頭對準我的車。車子就擺在那裡給他們砸,砸完我就報警抓人,侵犯個人財物,看我不告得他們脫褲子。”林森柏說著,貪心地把一大塊炸雞翅放進嘴裡,一口咬掉翅根上那一大塊肉,嗚嗎嗚嗎地嚼得無比享受。咪寶之前也知道她這點小心思,卻又擔心法不責眾,在中國媒體口中,一個幾個人砸一輛車子,那叫“不法行為”,而幾十幾百個人砸一輛車子,那叫“場面失控”。警察不可能把砸車的幾十個人統統關進看守所,就算鬧上法庭,打贏官司,人家說不賠就不賠,法院哪兒來那麼多法警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