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娘如今算是半個生意人,那氣勢是沒得說。
在清水縣的時候阿黎賣餛飩,送粽子,收銅板,迎來送往,那是不在話下,一點都不怯場。來鳳城的一路上跟著家裡大人採買,與軍中官員小兵交涉,膽子是越來越大。
阿黎再也不是那個躲在棗樹後面探頭的小姑娘了。
如今,她是敢和武將談生意的陸黎。
“這孩子真大氣啊。”周老夫人完全找不到合適的詞評價阿黎,只覺得從小姑娘身上看到了曾外孫女曾經的影子。
陸家的早飯簡單,小米粥,雞蛋餅,小鹹菜。杜微瀾端出來兩碗小米粥,把雞蛋餅切絲,配上小鹹菜端上來。
“都是家常便飯,隨意吃一些。”陸母笑眯眯的,拿起筷子往周老夫人手裡塞。
“小蠻手藝好,這雞蛋餅是小蠻做的,味道極好的。”
啪嗒。筷子落地,周老夫人險些哭出來。
她不敢吃。
這陸家婦人怎麼想的,這都敢吃?就不怕折壽嗎?這可是曾經的儲君啊。
這含金量,陸家平頭百姓,怕是不明白。
姚杏連忙遞過去一雙新筷子。
“老大娘快吃吧,小蠻姐做飯可好吃了。”
姚大娘也點頭:“對,小蠻手藝可好了。”
周老夫人險些哭出來,側頭看杜微瀾,見她笑容矜持,頓時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吃,我吃。”周老夫人硬著頭皮吃早飯,味道的確不錯,可她根本沒心思細細品味。
陸母和姚大娘在一旁算輩分,算來算去,發現她們兩個和周老夫人的兒媳周趙氏是一個輩分。
老太太是曾外祖母,杜微瀾的外祖母已經去世,而周趙氏是杜微瀾外祖母的妯娌。阿黎陸明和姚杏和杜微瀾是一輩的。
“這樣算,就不是老姐姐,是老嬸子。阿黎和陸明姚杏也要喊一聲曾外祖母。”
三個小的連忙道:“曾外祖母好。”
周老夫人都懵了,輩分是這樣算的?
周老夫人這輩子就沒見過這樣攀親戚的,下意識就想褪下手腕上的鐲子給見面禮。摸到手腕上空蕩蕩的,這才想起來,自己今天這一身行頭,主打一個尋常百姓人設。
想給個銀錁子,丫鬟也不在身邊。
“哎,真是好孩子。”周老夫人有點尷尬,這不符合她平日待人接物的原則,只能悶頭繼續吃。
早上沒吃飯,昨晚又沒心情吃。
兩頓沒有進食的老人家吃過幾口食物,那股子飢腸轆轆的感覺就上來了,也顧不上飯是誰做的,一口口吃了起來。
“老嬸子今年高壽?”
“七十五。”
“真是老壽星。”陸母笑著,心裡卻在暗中打量判斷。
杜微瀾坐在一旁,也在打量周老夫人。她其實和周老夫人不熟,周家偏安一隅,很少上京。最近一次見到周老夫人,還是這位老封君跪在龍攆前,請求帶周貴妃歸鄉。
十年過去,她仍記得周老夫人即便跪著,也筆直的脊背。
那年她六十五,如今七十五。
背脊已經不再筆直,微微佝僂著,面上帶著驚惶。
吃過早飯,陸母主動提出要去周家看看,周老夫人鬆了一口氣,帶著人往剛準備好的宅子走。
陸母讓其他人留在家裡,只帶上杜微瀾。
到了‘周家’宅子,陸母才明白昨天自己找錯了地方。
“我昨天打聽錯了,原來鳳城有兩個周家。”陸母自覺鬧笑話,見周家家境普通,一家子十幾口人擠在小宅子裡,又聽聞周老夫人說起往事,唏噓不已。
“我家那孩子嫁過去,是祖上的定的親。可惜命不好,沒多久就香消玉損。當年家裡沒本事把小蠻帶過來,是拼了命才把那孩子帶回來的。”
周老夫人避重就輕,這春秋筆法完全是一脈相承的。
“我那姑爺家不好相處,漸漸就斷了聯絡,卻不想小蠻竟吃了許多苦。”
“家家有一本難唸的經啊。”陸母嘆息,心裡對周家的埋怨去了大半。
中午周家留飯,吃過飯,陸母說要去拜祭杜微瀾的母親,周家人又是一番忙碌。
傍晚,逐王山上,陸母看著收拾得乾乾淨淨的墳頭,心裡對周家的埋怨幾乎沒了。
“小蠻,上一炷香啊。”
杜微瀾在周家人哭一般的目光裡,拿過三根香,跪下祭拜。
周老夫人被家裡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