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他也不準備直接出聲反駁,對抗英國就是對抗自已,他沒必要和自已過不去。
再者說了,解決一個威脅的最好辦法就是創造一個更大的威脅。
只要有國家能比德國更吸引眼球,讓丘吉爾乃至整個英國政府意識到,德國的強盛是必須的就夠了。
示意司機發動汽車後,
林立故意偏移話題道:
“丘吉爾先生,您有關注蘇俄方面的新聞嗎?”
“蘇俄?我聽說知道他們最近工業實力正在朝著國際一流的水平邁進,林你難道認為蘇俄會是一另一個麻煩嗎?”
除德國外,蘇俄稱得上是他第二關注的國家。
沒辦法蘇俄光看版圖就有些大的嚇人,外加意識形態與他們天然相悖,哪怕近期蘇俄一直鼓吹對外友好政策。
他們也本能對這個橫跨亞歐的紅色巨熊充滿忌憚。
“我不是預言家丘吉爾先生,我只是單純的認為如果一個還在經濟危機中掙扎的德國都能引發您的注意,那麼憑藉經濟危機大幅度提升國力的蘇俄難道不更應該值得警惕嗎?”
“如果蘇俄繼續外擴,一個工業一流,領土龐大,並且由一群對我們完全具有敵意的人領導的超級大國難道真的比德國威脅還小嗎?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觀點。”
丘吉爾雖然有些意識到林立有為德國開脫的嫌疑,但他確實說的沒錯,德國就算再這麼跳脫。
石油儲備問題依舊是他們邁不過去的一座大山,
可蘇俄不同他們不僅完全不用依賴進口石油,反而是一個石油出口國,這也標誌著一旦他們有任何野心。
資源方面他們甚至找不到制衡的手段。
德國和蘇俄間可僅僅夾著一個波蘭,如果過度施壓導致德國倒向蘇俄,後果簡直不敢想象。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