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身著格子襯衫的中年人走了過來,嚴肅的說道:
“這些圖紙是有一定程度的參考性,但....我們應該用作參考建立我們自己的飛機,而不應該追求過度完美的復刻。”
“況且沒有安布雷拉的工程師在場,我們怎麼知道德國人沒在圖紙和核心檔案方面......。”
話還沒說完,
一陣急促的反駁聲立刻襲來:
“米高揚同志,自主研發?你知不知道近乎所有的空氣動力學,乃至整個飛機領域的指導文獻都來自安布雷拉都來自敘利亞。”
“我們連個標準都沒有從哪裡研發,怎麼研發?萬一純靠我們自己研發的軍事飛機,甚至沒達到現有德國圖紙的水平,這個損失又該由誰來負責?”
“我建議不如要求外貿部從敘利亞採購一批原版合金材料,加以參考對比,我們就能很快發現金屬問題出在哪裡!”
兩種不同的決策擺放在眾人面前,
考慮到頭上隨時可能壓下的帽子,
多數人還是選擇站在提出繼續復刻的工程師身後,
只有一開始那位略顯瘦弱帶著眼鏡的工程師,選擇站在米高揚的身後沒有隨大流。
穿著軍裝的進度監督員,
冷眼掃過這兩個當眾作對的工程師,半威脅性的開口道:
“米高揚,格列維奇,選擇已經很明朗了你們最好老老實實地跟著進度復刻,別生什麼其它的心思,要不下次我會把你們的想法原原本本的彙報給斯大林同志。”
格列維奇剛想開口,
立刻被米高揚按住手臂,等到進度監督員走遠後,才湊到他耳邊低聲說道:
“彆著急格列維奇同志,誰說復刻的同時,不能進行自主研製了,讓他們去跟隨權威的腳步吧,我們來造些屬於我們自己國家的飛機!”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