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什麼叫皇上不做蠢事?&rdo;趙沉逼近一步,緊追而上,&ldo;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秦思勇先是私自收留廢太子一黨之子,後又謊稱邊關不安拒旨回京,他這樣做,可把天家威嚴放在眼裡?他這樣做已經是造反了!皇上派兵討伐名正言順!&rdo;他聲音雖低,卻字字如鐘聲鼓鳴,吳啟不由退後一步,一直冷靜的眼底也終於閃過心虛。看一眼趙沉,他決定不再為秦思勇辯解,卻依然不肯同意幫忙,轉身要走:&ldo;就算如此,為了西北安定,我也不會謀殺鎮北將軍。你走吧,我放你一馬,也請你不要為難一個弱女子。&rdo;肯放走一個想要謀害自己敬重兄弟的敵人,這已經是變相的動搖了。趙沉快走幾步攔到吳啟身前:&ldo;將軍為大局著想實在令李某欽佩,但將軍還是小看了皇上,皇上派武英侯趙沉任陝西總兵,就是為了保證秦思勇死後萬一西北生變朝廷能及時干涉。胡人也知道秦思勇的地位,秦思勇死,胡人多半會率兵突擊,既然早晚都要打一場,將軍不如將謀害秦思勇的罪名嫁禍到胡人身上,那時候西北眾將士滿心憤懣,哀兵必勝,將軍率兵打了勝仗為秦思勇報了仇,獲得眾人擁護輕而易舉。&rdo;三言兩語,將吳啟的所有顧慮都一一打消,剩下的,不過是兄弟情義。吳啟想到了他跟秦思勇在戰場上並肩殺敵浴血奮戰的一幕幕,眼裡猶豫慢慢變成堅定:&ldo;他救過我多次,沒有他便沒有我的今日,三日內你馬上離開張掖,否則我會親自領兵抓人。&rdo;說完繞過趙沉,朝門口走去。不為功名利祿所誘,趙沉倒是真心敬佩眼前的男人,只是他有他的立場。他轉身,在吳啟的手搭在門栓上時開口:&ldo;將軍捨不得兄弟的命,就捨得讓方娘子祖孫三代命喪黃泉嗎?&rdo;吳啟猛地轉身,死死盯著趙沉:&ldo;你再說一遍!&rdo;趙沉低笑:&ldo;當年方娘子珠胎暗結,自知留在鄉里只會連累孩子也受人指點,所以她央求受過她恩惠的一個江南客商帶她離開,到了蘇州一處小鎮落腳,自稱丈夫上了戰場。如今方娘子的兒子已經成家,跟他媳婦一起開了餛飩鋪子,兩人育有一子一女,長子三歲,女兒剛剛滿月。&rdo;他都當祖父了?吳啟眼睛有些發酸。趙沉收起笑容,正色道:&ldo;李某知道以此要挾乃小人行徑,只是皇命在身,唯有出此下策。這是絕命散,胡人獨有的東西,將軍伺機動手便可,事成之後,李某定會將將軍家眷完好無損的送到將軍身邊。&rdo;吳啟低頭,看男人手裡的毒藥,小小的一個銅球,掰開兩半,藥粉就出來了。一邊是兄弟的命,一邊是親人的命。他閉上眼睛,&ldo;三日之內事成,待西北徹底恢復安定,希望你說到做到。&rdo;&ldo;李某以命向將軍保證。&rdo;銅球被人拿走,趙沉朝男人抱拳,然後指著桌子上的聖旨道:&ldo;鎮北將軍糟胡人暗算,此事傳到京城一來一去也要六日,六日後便有宣旨公公抵達張掖,李某先提前恭喜將軍了。&rdo;吳啟看都沒看那聖旨,冷臉離去。趙沉長長地舒了口氣,胡人一直對大唐虎視眈眈,每隔兩三年便要出兵滋擾一番,先帝昏聵重用外戚,但秦家確實也將西北守得牢牢,也正是秦思勇鎮守西北,才使得胡人沒敢在唐文帝初登基朝廷不穩的當口派兵來犯。反正早晚都要打一場,如今又風調雨順糧草豐足,唐文帝便聽了趙允廷父子的一石二鳥之計,將秦思勇的死嫁禍到胡人身上,而前線吳啟趙沉領兵擊得胡人節節敗退的訊息也證實他這次的決定是英明的。雖然西北將士是因為秦思勇的死大大鼓舞計程車氣,那又有何關係?只要能打勝仗,只要能揚大唐之威,特別是在他在位的時候,他只在乎結果,不在乎根由,最終得利的是他是大唐便可。臘月裡朝廷大休之前,西北大軍正要攻打胡人在漠南的王庭,唐文帝下旨乘勝追擊,命大軍直接將胡人逼回漠北。大休之後,唐文帝終於也得以輕鬆一段時日了,這半年都在為西北之事憂心,平日也沒有好好休息過。得知皇后把皇長孫叫到鳳儀宮了,想到自己好像也有段時日沒見過長孫了,唐文帝立即移駕鳳儀宮。皇后領著福哥兒到殿外迎駕。唐文帝免了禮,牽著長孫往裡走,和藹地問他剛剛在做什麼。福哥兒乖乖答:&ldo;我在陪皇祖母下棋。&rdo;唐文帝樂了,見榻上果然擺了矮桌棋盤,他回頭問皇后:&ldo;朕記得你下棋不行,怎麼樣,不會連福哥兒都贏不過吧?&rdo;皇后假意瞪了丈夫一眼,等宮女替福哥兒脫了靴子,她讓福哥兒坐到方才下棋的位置,自己順勢坐到孫子旁邊,笑著看向唐文帝:&ldo;是,臣妾是贏不過孫子了,既然皇上棋藝高超,替臣妾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