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賢倒沒有生趙沉的氣。想到妻子提起趙夫人時的惋惜,再想到趙沉九歲離開父親跟母親住在鄉下,又自己攢下一份家業,林賢又是疼惜又是欣慰。女婿有志氣,若他想回去爭祖產,跟那邊的人勾心鬥角,他是絕不放心將女兒嫁過去的,但女婿表明要自立門戶,他有何不放心的?&ldo;好,就聽你父親的,婚事定在十月十八,再怎麼說他都是你父親,阿桔總要拜拜他。不過承遠,你一定要記住今日的話,將來若你負了阿桔,我拼命也要跟你算賬。&rdo;沉思過後,林賢正色道。趙沉大喜,連忙保證決不食言。林賢這才扶他起來。趙沉又道:&ldo;伯父,我看過黃曆了,這月二十五是吉日,那日下聘如何?&rdo;十月成親,也只能這個月下聘了,林賢頷首,看看趙沉,開口道:&ldo;承遠,我們傢什麼條件你也清楚,嫁妝滿打滿算能湊八抬,你們那邊聘禮也就照著這邊村裡常例給吧,別太鋪張了。&rdo;去年跟孟家定親,他請人訂了櫃子等屋中擺設,但那是照著孟家情況訂做的傢俱,真抬到趙家,估計人家下人用的都比這個好,只能自家用了。原本八抬嫁妝,沒了這些大件,自家算上小定趙家給的禮也只有六抬,另外兩抬是孩子姨母還有周家老夫人早就許下的。家裡還有不足百兩銀,下面還有一個女兒和兒子,林賢不想打腫臉充胖子,他就是把銀子都花了,人家趙家也看不上。 提到這個,趙沉又恢復了從容,笑道:&ldo;嫁妝伯父不用顧慮,村裡怎麼嫁女兒,您怎麼準備就是,千萬別因承遠費事,能娶到阿桔承遠已然知足,那些虛禮並不是太看重。至於聘禮,伯父放心,承遠不會太招搖的。&rdo;林賢卻不太信他,再三囑咐他別破費。趙沉也就再三保證不會太招搖。只是到了下聘的日子,眼看趙家送來的六十四抬聘禮幾乎將整個前院擺滿,前來賀喜的村人都快沒地方站了,林賢又驚又氣,當然不是真生氣,只是很無奈,將趙沉叫到身邊訓斥:&ldo;你啊你,我跟你說什麼來著,你送這麼多做什麼?&rdo;而且一抬抬都是滿滿當當的,綾羅綢緞金銀首飾屏風瓷器等等,一看就價值不菲,村人眼珠子都快沾上面去了,更別說為首的一匣聘金,萬兩銀票,他都怕今晚來賊。趙沉笑著安撫:&ldo;伯父言重了,我娘原本想準備一百二十八抬,我把您的話說了,我娘便讓我去打聽打聽,聽說有幾家送聘禮都是六十四抬,我們便隨他們了。&rdo;林賢看著他,無言以對。好吧,跟一百二十八抬相比,六十四抬確實收斂了很多。他轉身帶他去認人,趙沉笑著跟在身後,不經意摸了摸袖口。父親並不知道他對林家隱瞞了身份,上次送信時順便給了他兩萬兩銀票,一萬兩是聘金,五千兩讓他置辦聘禮,另外五千兩,父親說沒能在京城迎娶人家,是他拿出來私下補償阿桔的。趙沉跟母親商量,母親又拿出五千兩給他,讓他把這兩萬兩私底下交給林賢,免得寫在禮單上太招搖,至於明面上的聘金,那是他自己掙的。此時上房西屋,坐著的都是跟林家關係最近的女眷。阿桔一身大紅坐在炕頭,臉上塗了薄薄一層胭脂,在明媚秋光裡微微低著頭,豔若牡丹。周老夫人笑著誇道:&ldo;今兒個我可是沾了阿桔的光看了回熱鬧,已經有些年頭沒瞧見這麼大的場面了。好啊好啊,咱們阿桔是有福氣的,將來嫁過去,別忘了讓姑爺多照顧照顧你姨母家的生意啊!&rdo;一句話頓時引得滿屋媳婦們鬨堂大笑,有知情的打趣道:&ldo;老夫人不用擔心,聽說趙公子第一次見到阿桔就是在品蘭居,這樣你們周家也算是他們倆的媒人了,你們幫他娶了阿桔這麼嬌滴滴的俏媳婦,他巴結你們還來不及呢,再說阿桔喜歡蘭花,他以後只會去得更勤快!&rdo;小柳氏馬上做出一副為難狀問外甥女:&ldo;阿桔啊,這下姨母可為難了,你說以後承遠去品蘭居,你姨父收他錢吧,不合適,不收吧,我們都把寶貝外甥女嫁給他了,難道還要白白送他蘭花?哎呦不行,送了外甥女又送花,我們真是虧大發了!&rdo;阿桔本來對婚事沒有太多歡喜羞澀,可聽著這些喜氣洋洋的打趣,她還是紅了臉。隔壁屋子傳來趙沉清朗大方的笑聲,阿桔都能感受到他在眾人面前的遊刃有餘。那人看似孤傲冷峻,跟人打交道時又很會裝模作樣。阿桔還記得最初認識時,他對姨父都冷冰冰的不愛搭理,哪像現在,在村人面前都言笑晏晏?是因為她的關係嗎?人前一套背後一套,都不知他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前幾日阿桔想到下個月的親事還很平靜,現在卻突然多了一絲緊張,等她到了他家,到了他手裡,他會不會變成另一副樣子?門簾被人挑開,請來幫忙的媳婦端著託案走了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