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感覺到她的注視,少婦抬頭朝她看來,一雙桃花眼明亮美麗。太夫人愣了下,看著少婦怯懦地迅速低頭,她眼前卻浮現出長孫媳婦的那雙眼睛,再仔細觀察那少婦,臉龐居然與陸明玉有三分想象,若是加上那雙眼睛……太夫人不由有些感慨,沒想到會遇到這樣一個人。看完少婦,太夫人往前走了一步,再去看孩子。男娃穿著一身比她母親略新的灰布衣裳,看個頭約莫七八歲。太夫人看過去時,男娃已經在新奇地打量她了,目光相對,男娃並未像他母親那樣退縮,反而一眨不眨地繼續看太夫人……頭上的首飾。太夫人卻在看清男娃模樣時,心頭猛地一顫,難以置信地盯著對方。白白淨淨的臉蛋,烏黑水潤的鳳眼,這粉雕玉琢的孩子,怎麼跟記憶裡次孫小時候一模一樣?太夫人下意識地轉向兒媳婦。楚二夫人比婆母還震驚,視線黏在男娃臉上還沒回來呢,而男娃看到她,終於露出一絲膽怯不安,低下頭,往母親旁邊縮了縮。 太夫人婆媳倆不由自主地追著他,然後,同時發現了少婦面前的木板。木板上面貼著一張白紙,上面簡單又清晰地交代了女子的故事:&ldo;民婦董氏,祖居荊州,夫婿姓石名千,京城商家子弟,八年前失散,望有其音訊者告之。&rdo;目光掠過男人的名字與身份,太夫人暗暗鬆了口氣,自家可不是什麼商家,孫子更不姓石……念頭才起,腦海裡忽然有什麼一閃而過,太夫人再次看向男人的名字,石千,石千,莫非是時謙?有了懷疑,再看少婦出身荊州,太夫人忽然記起一件事,次孫曾經外出遊學兩年,也去過荊州,若他當年真做過荒唐事,真有個骨血在外面,那孩子的年紀……太夫人不敢再往下想了。&ldo;母親,咱們先去上香吧。&rdo;楚二夫人也回了神,收回視線,她臉色不太自然地對婆母道。太夫人點點頭,一行人慢慢前行。人走了,董月兒悄悄抬起頭,盯著那些衣著華貴的婦人,眼裡露出欣羨,只是想到周叔的計劃,明天跪完裝完尋親的樣子就可以去楚國公府認親了,一旦成功,她也會過上錦衣玉食的好日子,董月兒心底又浮現出希望。&ldo;潤哥兒坐會兒吧。&rdo;董月兒自己跪著,扭頭叫兒子坐。潤哥兒點點頭,乖巧地盤腿坐在母親旁邊,眼睛也望著太夫人等人離開的方向。從去年開始,周叔就教了他很多事情,潤哥兒學的特別認真,記得牢牢的,因為周叔說了,他記牢了,他與母親才會有好日子過。日頭漸漸升高,香客們陸續從他們身邊經過,有發善心的,扔了些銅板給他們。董月兒全都收了起來,收著收著,發現一個銅錢中間塞著一個小小的紙團。董月兒吃驚地抬起頭,左右看看,沒有發現任何熟悉的身影,她皺眉,摳出紙團悄悄開啟。周叔教她認字了,不多,但紙團上的字她都認識。紙團上說,讓她做好準備,今日可能會見到太夫人。董月兒也是有點心眼的,憶起清晨時遇到的兩位貴人,她隱約猜到了什麼。董月兒心撲通撲通地跳,只是當那兩個貴婦人平平靜靜地再次從她們娘倆身邊經過,徑自下山去了,董月兒的肩膀頓時耷拉了下去,原來是她多想……&ldo;董夫人,我家夫人可能有你夫君的訊息,只是她不便在這裡與你細說,你願意隨我們走一趟嗎?&rdo;一個布衣打扮的四旬夫人蹲了下來,眼睛探究地盯著她道。因為這人打扮不像與之前的貴婦人是一夥的,董月兒完全沒有聯想到太夫人,還以為對方真有楚隨的訊息,立即興奮起來,激動地問道:&ldo;真的嗎?&rdo;四旬婦人連連點頭,&ldo;千真萬確,你夫君是叫時謙吧?&rdo;董月兒眼睛更亮了,當即不再懷疑,帶著兒子回客房收拾收拾東西,這就隨著對方下山去了。173安國寺周圍風景清幽,山林不少,董月兒一手提著包袱一手牽著兒子,見前面的婦人居然要帶她往一座樹林走去,董月兒突然有些緊張。看眼前面的樹林,她警惕地停下腳步,問道:&ldo;你家主子在哪裡?&rdo;她長得好,這幾日有些賴皮或紈絝子弟不好在安國寺動手,就騙她說有楚隨的訊息,董月兒知道周叔藏在暗處,沒有得到提醒,她誰都沒信,今日周叔暗示她可能會見到太夫人,她才放鬆防備跟了來。四旬婦人回頭,指著小樹林道:&ldo;夏日天熱,我家主子在裡面避暑呢,夫人放心,天子腳下,咱們可不是那等奸邪小人,況且我家主子是位太太,不會對夫人做什麼的。&rdo;董月兒聽了,心中稍安。記起周叔說過若有不妥他會現身,董月兒忍住回頭的衝動,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