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來,天政帝的宮妃便更為稀少,一個月也排不滿,剩餘的日子他多數在萬眉兒的宮中歇息,至於慕昭文則彷彿流星劃過沉寂了一般,種種宴席都稱病不到。從慕昭文失寵後,瞳兮倒時常來她的昭陽宮走動,有時候聽她談論世情,別有一番見解,且她多有佳句出,瞳兮私下對她也頗有敬意。倒也不是瞳兮多善良,並不落井下石,反而雪中送炭,只是瞳兮覺得天政帝對慕昭文並不尋常,她稱病不出,宮妃多有怨言,獨孤媛鳳和萬眉兒多次提及,也不見天政帝有所不喜的表示,有時候還沉默無語,讓人心生忐忑。瞳兮覺得讓她靜靜的待著,似乎比落井下石還為安全,瞳兮雖捉摸不透兩人之間的關係,但是直覺的認為也許這樣才最好,如果逼急了慕昭文,只怕天政帝隨時會回心轉意。瞳兮今日到昭陽宮的時候,侍女引她入書房,恰好慕昭文更衣去了,所以瞳兮便在她的書房轉悠,這裡她不是第一次來。瞧著那書桌上的薛濤箋,一時好奇以為慕昭文寫了什麼新句,所以拿起來看了看。&ldo;皚如山上雪,皎若雲間月。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悽悽復悽悽,嫁取不須啼。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竹竿何嫋嫋,魚尾何徒徒!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rdo;瞳兮仔細的品味了那句&ldo;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rdo;,心下正在暗嘲慕昭文的痴心妄想,天下男子哪有不納妾的,但凡是有點兒餘產的,即使是販夫走卒也是要納妾的。至於那句&ldo;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rdo;讓瞳兮對慕昭文的稱病不出的態度有了些許的瞭解,也不知她同天政帝是否也是因為這種心思而起了矛盾。在瞳兮看來,慕昭文是有些貪婪了,其實如果自己能得到天政帝的那般對待的話,她早就感激不盡了,可慕昭文卻身在福中不知福。&ldo;貴妃以為此詩如何?&rdo;慕昭文不知何時出現在了瞳兮的面前。儒之倫&ldo;這後宮又豈是一人能打理得過來的。&rdo;瞳兮這樣也算是委婉的回答了慕昭文的話,慕昭文於她而言如今不再算是對手,她生出了一絲的憐惜之情,在後宮抱著這種想法,除了自取滅亡,還能有什麼好結果?&ldo;如果這後宮本來就只有一人,又怎麼會打理不過來呢?&rdo;慕昭文問得有些尖銳,這樣的問題在後宮並不適合討論。專寵,前朝也是有的,最出名的莫過於獨孤皇后。她十四歲嫁入皇宮,逼文帝保證此生不納妾,這位獨孤皇后不僅不許自己的丈夫納妾,也容不得別人納妾。史書上說,她每&ldo;見朝士及諸王有妾孕者,必勸上斥之&rdo;。 作為失德之婦人,歷來為史家所垢病,從來都是瞳兮接受的教育裡的反面教材。可即使這樣,在她年老色衰之後,那文帝不也照樣的拈花惹草,出了那著名的宣華夫人。瞳兮也沒想過慕昭文居然有這種大膽的想法,想那獨孤後,也是因為她父親貴為開國功臣,連文帝也不得不看她父親的眼色,她自然能要求專寵,時過境遷,並不是每個女子都能這等任性的。那獨孤後的結局最最諷刺的便是,她一死,她的兒子最終也沒能登上帝位,反而被宣華夫人的兒子奪了文帝的寵愛去。這樣的獨寵又有何意義。&ldo;貴妃娘娘就不想此生能有一位一心人麼?為什麼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女人卻不能?在我的家鄉都是一夫一妻制度的,女人所盼的不就是一生一世一雙人麼?&rdo;慕昭文的眼裡閃著瞳兮理解不了的執著。可是據她所知,雲陽府並沒有這般的習俗啊。&ldo;雲陽府……&rdo;慕昭文瞬間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ldo;是雲陽的一個少數民族部落。&rdo;瞳兮離開昭陽宮的時候,對慕昭文的那種痴心妄想除了嗤之以鼻還是嗤之以鼻。她順著慕昭文的思路想了想,如果這宮裡只剩下自己和天政帝……瞳兮只是想一想便覺得可怕,冷得無法忍受。除了慕昭文的昭陽宮,獨孤媛鳳的長信宮也是瞳兮常去的地方,她喜歡在各個宮裡轉悠,看到每個人臉上對萬眉兒入宮的不同表情,才能感到一絲勃勃的生氣。只是獨孤媛鳳的長信宮最令瞳兮流連,因為最近太后的心情不怎麼好,自從萬眉兒進宮以後,天政帝再也沒去過長信宮。昔日的晉王妃等等彷彿一夜間就失去了蹤跡,這可是個不太好的預兆。瞳兮來的時候,遇上薛婕妤剛走。&ldo;看來還是貴妃的日子過得舒坦,純元夫人進宮你還能這般沉得住氣。&rdo;獨孤媛鳳似笑非笑的看著瞳兮。&ldo;薛婕妤怎麼來了?&rdo;薛婕妤此人平日很少同人來往,瞳兮不知道她和獨孤媛鳳什麼時候有了來往。&ldo;純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