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晰的聽到易海藍苦笑一聲,他緩緩起身上講臺拿著粉筆,看看手中的筆記本又看看練習題,寫了起來。過程很漫長,他寫兩步再想一想,順帶還在旁邊的小空地上打草稿,接著有些地方寫了很久了發現不對,還要擦掉重來。方誌從頭到尾沒有表現的任何不耐煩,也沒有任何準備提醒的樣子,只是站在一邊靜靜的看,有時候還用餘光注意一下宣墨的反應。要不是她中途進教室,這題本來是想她來做的,因為目前從開學考成績看,宣墨的數學應該是當之無愧的年級第一,老師都喜歡這樣拔尖的學生。易海藍寫的臉都皺成了菊花,才好不容易完整寫出了步驟和答案,長吁一口氣扔下粉筆下了講臺,耳邊是周圍一片噓氣聲,寫的累,看的也累。方誌是看著他寫完的,易海藍一回座位就評點起來:&ldo;這步多餘,這步表達方式不對,不過結果是正確的,這兩步之間少了一個很重要的步驟……在這裡應該把公式寫出來,這是必須的,考試的時候就算算錯,也可以得到一分……嗯,答案對的,不錯,聽一遍就懂了……&rdo;他回頭看看全班:&ldo;還有沒不懂的,老實舉手。&rdo;他確信班裡還有很多人沒懂,但是照以往經驗看,要麼是一個人舉手後一片人舉手,要麼就是乾脆沒一個人舉手。雖然很多人沒懂會讓他沒有成就感,但總比所有學生不懂裝懂好,所以他還是希望有學生帶頭舉個手的。結果,真有人舉手了,而且舉的毫不猶豫……宣墨同學。連宣墨都不懂,大家忽然覺得不懂也不是那麼美面子的事情,於是小爪子如雨後春筍一樣的豎立起來。方誌表示理解不能:&ldo;宣墨,不懂?&rdo;&ldo;嗯。&rdo;&ldo;哪裡不懂?&rdo;&ldo;都不懂。&rdo;&ldo;……好吧,你剛才沒聽我講例題,不懂是正常的。&rdo;方誌自我安慰。&ldo;不,我知道答案。&rdo;&ldo;……然後呢?&rdo;&ldo;過程不懂。&rdo;宣墨頓了頓,&ldo;為什麼要寫這些?&rdo;&ldo;因為這些很重要,是考試要求的。&rdo;方誌愣愣的回答,他遇見過各種刁鑽的問題,就是沒遇到過這種天然呆的。&ldo;知道結果不就行了。&rdo;&ldo;那沒有過程怎麼知道你是怎麼做出來的。&rdo;&ldo;我都有答案了我還能做不出?就算是蒙的那能蒙對也是一種實力了吧,過程有什麼意義?&rdo;&ldo;小孩子不要這麼注重結果,要注意過程,透過過程你可以理清思維,從而更準確的得出答案啊。&rdo;&ldo;那我不需要這些也能理清思維怎麼辦?是不是可以不寫過程。&rdo;方誌語塞,他有種迎風流淚的衝動,宣墨的語氣並不咄咄逼人,而是誠懇的求教的語氣,但就是這樣的語氣讓他無所適從,他不想去強調什麼考試要求,這樣會顯得他很功利,但是不拿出強硬的姿態,貌似也無法用合適的理由去說服她。&ldo;那個,宣墨,如果你真能不透過過程寫出答案,也不錯,那你能寫出來嗎?&rdo;宣墨不說話,盯著他。方誌轉身在旁邊黑板上開始寫題目,他寫的飛快,轉眼就寫完,轉身看宣墨,還沒示意,就聽宣墨道:&ldo;報告,答案明年收益三千四百二十五點四九元。&rdo;沒等方誌反應,她又道:&ldo;根據你們的四捨五入,應該是三千四百二十五元,報告完畢,請驗收。&rdo;方誌呆滯著,他還沒想起來這題答案……或者說,剛才寫著就想起來,現在宣墨一衝擊又給忘了。他看了一眼教案……完全正確。要麼宣墨在他寫的時候就開始計算,但是關鍵資料都在最後,那麼只有一種可能,就是他一寫完,宣墨瞄一眼全題,就有了答案……內牛滿面,她真的不需要過程!方誌不想再浪費課堂時間來對宣墨進行過程有用論的測試,雖然他覺得一點都不浪費時間,但顯然如果在這個時候再做倆測試,其他那些表情激動的學生估計就要造反了……可以肯定他們都很喜歡有人來動搖老師的權威。&ldo;關於這個問題,我們課後再討論,好不?&rdo;說罷,也不等宣墨回答,就轉而開始寫下一個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