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十,皇太子李俶的軍報也送到了長安。
這下李亨最後的幻想破滅了。
哥舒翰真的全軍覆沒!
這個時候該怎麼辦呢?
還能怎麼辦呢!
趕緊甩鍋:
一、都是房琯錯誤的預判,房琯貶官!
二、都是哥舒翰的輕敵冒進,哥舒翰賜死!
三、太子統帥不力,致使戰局有變。
總之:不是朕的錯,朕是被他們矇蔽的。
七月十三日中午,潼關。
元載收拾了一番。
高仙芝跑來最後確認了一遍:“叛軍真的會退出洛陽?”
“千真萬確,汴州戰場,我們取得了極大的戰果,李光弼部已經抵達河北,張巡部依然駐守清河,叛軍再不撤,就等著被我們包抄。”
高仙芝只覺得這件事有些夢幻。
就在幾個月前,叛軍的威勢還如同洪水猛獸一樣,所過之處,摧枯拉朽,無堅不摧。
短短几個月,大局竟然逐漸穩定下來。
眼下,確實該回長安了。
高仙芝是一個很重要的角色,李倓之所以招他回長安,是因為他在安西都護府的威信很高。
有他的在場,代表了安西都護府對李倓的鼎力支援,更能服人心。
至於李俶,他也要回長安了。
此次東征洛陽,打成這樣,他不回長安覆命,已經說不過去。
就在他們即將啟程的時候,下面傳來訊息:哥舒翰回來了!
更要命的是,李亨的聖旨抵達了潼關:哥舒翰作戰不利,斬立決!
而且持聖旨而來的是魚朝恩。
這個訊息很快傳了出去,對於潼關的守將們來說,好像沒什麼,大家都覺得這很正常。
甚至連一個為哥舒翰說話的人都沒有。
逃回潼關的哥舒翰先跟李俶見了面。
“殿下,臣……”哥舒翰欲言又止。
“陛下的聖旨已經來了。”李俶嘆了口氣,撇過頭,不忍去看哥舒翰。
說實話,這件事最大的責任人是李亨,第二責任人是房琯和韋見素。
哥舒翰也要負責任,就是作戰不利的責任。
不過出潼關去打洛陽這件事,本身難度不小。
就潼關外的那條路,誰走誰知道。
那地方是戰國時期的函谷關一帶,誰掌握了那裡,誰就掌握了戰爭主動權,不管你是從東面來,還是從西面來。
這個位置就是這麼刁鑽!
“臣謝陛下天恩。”
說完,哥舒翰垂頭喪氣走了出去。
剛走出去不遠,就迎面走來幾個人擋住了哥舒翰的去路。
這幾個人正是魚朝恩帶來的。
按照賜死流程,是當眾斬首。
如果哥舒翰不配合,妄圖做點什麼,那後果就更嚴重。
例如凌遲,例如夷族。
所以,這的確已經算是一種恩賜。
“哥舒中丞,請吧。”魚朝恩冷聲說道。
哥舒翰心情落到了谷底,只能跟著他們一起往法場走。
但這個時候,又來了一批人。
“閣下是?”魚朝恩眯著眼睛,細聲說道。
“自我介紹一下,我叫元載。”
魚朝恩冷聲道:“我管你是誰,這裡不是你能待的,退到一邊!”
“對不起,若是你要殺一個文官,我管不了,但你要殺武將,我得管。”
“你知不知道自己在找死!”魚朝恩沉聲道,“聖旨在此,陛下欽賜哥舒翰斬立決!”
元載說道:“哥舒翰是武將,天下武將該天策上將節制,天策上將的決意在何處?”
“這是聖旨!”
“我是天策府判官!”
“你敢違抗聖旨!”
元載擺了擺手,跟在他身後的禁衛軍瞬間齊刷刷拔出刀。
魚朝恩大怒:“元載!你要造反!”
“我說過,殺武將,得天策上將點頭。”
魚朝恩額頭開始冒冷汗。
別看他很強硬,其實心裡慌得一逼。
潼關是李倓的地盤,高仙芝是李倓的人。
元載也是李倓的人。
真要動起手來,他魚朝恩今日恐怕得死在這裡。
“元判官,你到底想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