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思明傻了。
你他媽的沒事不在牙帳待著,你跑去媯州城幹吊啊!
那麼問題來了。
現在擺在史思明面前的選擇還是很多的。
一、既然奚王都圍困媯州了,自己就在一邊圍觀,等他們兩敗俱傷,自己再上。
這個選擇的最大好處就是可以坐收漁翁。
但風險也有,例如奚王圍著圍著不圍了。
畢竟奚王也不是蠢豬,不會真的死磕,隔壁的幽州還有大一堆燕軍嗷嗷待哺。
二、立刻派兵去媯州,跟奚王一起攻打媯州,將媯州徹底消滅,也算是拔掉了一根釘子。
這個策略聽起來十分完美。
可結合目前的大局,就非常坑了。
現在柳城還沒有攻克下來,都裡鎮的唐軍又像不要錢一樣登陸。
劍南道和隴右兵戈又讓史思明看到了更大的機會。
這個局面本身已經需要史思明三面對敵,遼西的柳城,遼東的都裡鎮,還有南下河北。
如果再分一支兵馬到媯州,那史思明就是四面全線分兵開戰。
這是兵家的大忌中的大忌的大忌。
而且史思明有三線都是需要別人幫自己去完成的,打遼西和遼東他打算讓奚人和契丹人去做。
現在又多了個媯州。
六國攻秦為什麼失敗?
因為國與國之間的聯盟,不是一加一等於二。
有時候,六個一相加,等於零!
現在也是這個道理。
本身奚王和史思明的關係就非常脆弱。
奚王被毒打一頓後,最多是不敢主動找史思明的麻煩了而已。
三、趕緊讓奚王滾回來,去打遼西和遼東。
史思明想了想,這個難度好像比之前想的要大很多了。
“他沒事跑到媯州去作甚?”
“說是要茶葉!”
“帶著數萬鐵騎去要茶葉?”史思明更加懵逼。
“是的!”
“他瘋了嗎!”
眾人不說話。
“派人去跟他,讓他去圍柳城!”
史思明還是分得清楚柳城和媯州城哪個更重要的。
“他現在恐怕不太願意……”
“快去!告訴他,只要他願意圍困柳城,再南下攻打都裡鎮,他要多少茶葉我給他多少茶葉!”
“可咱們沒有茶葉。”
“先騙他再說!快去!”
“是是是!”
三月十九日,就在史思明的使者往薊門趕的時候,李倓也出發前往益州了。
此次出訪益州,一是安撫民情,二是在益州推行全新的吏治。
吐蕃與南詔聯合北上攻打益州,重要原因是劍南道兵力空虛,深層次的原因是劍南道的資源失控。
吏治新政的本質是派遣過去失意的那些士人深入基層,加強對基層的掌控,削弱世家大族在本地的話語權。
如果這個新政推行得好,可以加強朝廷對基層的動員。
大唐初期為什麼那麼強?
因為府兵制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爆兵能力強。
府兵制和軍功結合,是耕戰體制裡,最節約軍費,也最能激發戰力,同時還能維持農業生產的一種制度。
所以唐初那些年,大唐的軍隊,所向披靡。
現在不同了,均田制結束,兩稅法已經頒佈,募兵制已經是大勢所趨。
募兵制最大的特點是花錢招募士兵,那招募士兵中最大的一個坑就是招募流民。
例如宋軍。
想要募兵制玩得好,就得加強基層控制,依然招募良家子弟。
那就必須牢牢抓住基層。
一旦益州的吏治新政順利,李倓有信心在短短五年內可以在劍南道動員出超過十萬大軍。
再結合長江商線的通道,資源的盤活,唐軍的軍備就不是問題了。
到時候,遠端深入南詔,徹底打服南詔,將吐蕃西南的戰略徹底清除掉,完全不在話下。
而且益州的新政試點如果順利,隴右、河北完全可以效仿。
這種吏治新政,本質上來說,還是優先在邊境,為軍事服務的。
因為軍事的核心強調的就是動員能力。
也是在李倓南下劍南道的時候,吐蕃的主力終於進入巂州,並且在蘇祁縣駐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