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這裡一千多年來都是文明的中心地帶。
早在三國曹魏時代,曹魏為了供給前線合肥,對抗吳國,在現在的河南道和淮南道大肆開渠,形成了黃河與淮河之間河道密集入網的局面。
這都為東南連線洛陽打下了基礎。
直到南運河的徹底貫通,東南與洛陽的經濟大動脈徹底形成。
所以,無論是日本還是新羅人,都可以抵達走海陸,進入長江,抵達揚州,再走大運河到洛陽。
而北運河的任務,更多是扮演了大唐前期的漕運的重要角色,畢竟北運河貫通了最富裕的河北。
又因為洛陽與長安相隔不算遠,從西域來的許多外國人,會選擇從長安到洛陽,擴大買賣。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你可以這樣理解,洛陽不僅是南北運輸樞紐,還是東西樞紐。
政治看長安,商業一定是看洛陽。
李倓出了皇城最南邊的端門後,上了黃道橋、天津橋,最後一處橋叫星津橋。
隨後沿著洛水南岸的大道,一路往道德坊行去。
此時,洛水波光粼粼,從運河進來的商船密集如梭。
有能容納一千多人的巨型大船,也有容納數十人的小船。
那些大船的甲板上,擺放滿了商品。
“集裝箱還沒有普及下去嗎?”李倓眯著眼睛看向河道上那些大船,上面許多商品都很混亂。
“有些已經在用。”李俶道,“用過的都說好,絕對好!集裝箱簡直改變了整個河運!至於那些船用不用,由著他們去吧,不用損失是他們自己。”
李倓也沒有多問。
關於集裝箱那件事,那玩意兒可是劃時代的發明,是物流業的大革命。
它的出現,簡直是直接改變了地緣經濟格局,大大加快了全球遠洋貿易的步伐。
李倓相信,如果大唐也普及集裝箱,哪怕是木質的,也能大大提升效率,甚至直接影響各地經濟格局。
關於物流業的專業敘述,又是長篇大論,李倓決定還是慢慢來普及。
眼下,大唐第一次大商會要開始了。
那些商人今年賺了不少錢,該拿出來做投資了吧?
:()我在大唐躺平擺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