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順王回到王府中,並未返回臥房,而是繞上回廊,走進內院,來到關押樂越的石室中。他負著手,一言不發地望著樂越,半晌後,才嘆息道:&ldo;本王,真的不想傷你。&rdo;樂越靜候下文。安順王接著道:&ldo;本王至今沒有傷你性命,也許是一絲天性未泯吧。今日有人問本王,怕不怕報應,我說,我從不信報應,現在對著你,我還是這樣說。&rdo;樂越道:&ldo;王爺這樣做大事的,就應該看得開一點。&rdo;安順王神色叵測地又看了樂越半晌,一言不發地走了。昭沅竟覺得他的背影有點寂寞。安順王剛回到臥房內,前方便有戰報送來,說北郡的兵馬突然不見了。安順王與周厲交兵數日,用了讓周厲長驅直入,再四方包抄剿滅的計謀,周厲按照安順王的預料前進得很開心,但不知怎麼的,走到霍安一帶時,居然就地紮營不動了。安順王的兵馬只得從三面圍堵,未能斷其後路。周厲打仗勇而無謀,本就不是安順王的對手,三面圍堵便將他的兵馬錢糧滅了大半。但周厲居北郡十數年,兵馬錢糧囤了不少,這邊兵被滅了,後面便源源不斷補充上來。安順王一時竟不能將他全滅。如此膠著了這些時日,安順王一方的兵馬也損耗許多,安順王本來沒怎麼將周厲放在眼中,當下也不得不稍微重視了一些。京城局勢複雜,他不便離開,於是派得力的副將再引兵增援,每日用隼鷹傳遞情報並遙遙指點戰局。這兩日,副將聽從安順王的命令,把周厲的主力誘向澩城,周厲如他們所願上了鉤,沒想到在澩城附近失去了蹤影。副將一時懵了,發快報回稟安順王。安順王批覆,大隊人馬不可能憑空消失,澩城附近多山林,定然是分散藏匿。安順王深知,憑周厲的腦子絕不可能想出如此莊重,定然另有人指點,他喚人火速去牢中看看定南王的情況。不久後,派出的人回來稟報道,定南王老老實實蹲在牢中,絕無異常。安順王沉吟片刻,便讓隼鷹給副將送信,命其暫時原地待命。即刻點兵馬,連夜趕往前線。石室的地面赫然洞開一個大洞。眾弟子把樂越推進洞中,指著洛凌之和杜如淵嚮慕禎道:&ldo;殿下,這兩個人怎麼辦?&rdo;慕禎道:&ldo;也罷,一起送過去吧,讓這二人在一旁做個見證,看本宮精心謀劃,即將登場的好戲。&rdo;於是清玄派弟子們將洛凌之和杜如淵也五花大綁。綁洛凌之時手下留情,稍微鬆了一點。杜如淵絮絮叨叨道:&ldo;不錯,太子殿下精心策劃的好戲,開場之時,若無人觀賞,豈不可惜乎。吾等能做見證,甚幸,甚幸……&rdo;話未說完,被某個嫌他囉嗦的清玄弟子用一團布塞住了嘴,先丟進洞中。洞口隆隆合上,太子撣撣衣袖,與眾清玄派弟子悠閒地踱出了石室,直接出來王府,登上馬車,徑直回到東宮。樂越、洛凌之和杜如淵掉進洞中,順著一道臺階滾了幾滾,洞內早已候著幾個清玄派弟子,見他們三個滾將下來,立刻上前,二話不說,分別把他們的手腳捆作一處,三根竹竿一穿,抬牲畜一般,沿著漆黑長長的甬道向前走去。這條地道很長,足足走了大半個時辰,方才走到盡頭。手拿火把走在最前頭的清玄派弟子把手按在牆壁上,觸動機關,盡頭的土壁凹旋開去,露出一間燈火明亮的石室。樂越、洛凌之和杜如淵被放在石室的地上,樂越扭著脖子打量四周。只見不遠處,幾個清玄派弟子盤腿圍坐成一圈,圈子的正中央,浮著一團紫色的氣團,託著一個大鼎。慕禎卻已經趕在他們之前過來了,此時正站在重華子身側,吩咐道:&ldo;把樂越帶上來。&rdo;兩個清玄派弟子立即把樂越拖向大鼎。樂越發現,自己身下是個碩大的八卦圖案,托起大鼎的紫氣正是從其中的陰陽眼裡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