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宓離開之後,他找到校長,說和唐宓的事情是一場誤會。他的憤怒經過幾天時間的沉澱之後,也已經散了不少,於是產生了一些疑問。唐宓並不蠢,肯定明白自己在做什麼樣的決定。她本來是宣中的尖子生,還參加了數學競賽班,在最近的一次競賽班的測試中成績居然比葉一超還高,是老師大大看好的競賽苗子。如果回到鎮子裡的高中,她的機會一下子會少很多。不是說鎮子裡的高中不能出人才,但是在更好的中學求學才更有前途,這是明擺著的道理。如果她在宣中可以考上京大和華大,那在鎮上的中學,可能她只能考本省的重點大學了。而她很果斷地放棄在宣中唸書的機會,沒跟他求饒,也沒告訴任何人。雖然這件事情被李知行挽回,那之後,兩人的關係壞到了極點,再也不交一言。沒幾天,她基至辭了課代表一職,雖然她用的理由是。&ldo;參加競賽班沒時間收作業&rdo;,但李知行也隱約覺得,這是因為她不想跟他打交道。並且更奇怪的是,即便學校不打算撤銷她的助學金,她也還是準備轉校,虧得被班主任何老師和數學老師苦口婆心地勸住了。老師不願意放走尖子生,這也是明擺著的。直到來年的四月,李知行才大致明白了緣故。那天是父親的生日,全家人挺難得地在一起吃飯。吃完飯後,在外出差近一年的姑父私下問他,認不認識同校的唐宓。他挺驚訝,說是同班同學。姑父又問他唐宓在學校表現如何成績如何。他自然是隱去了兩人關係惡劣一事,只說雖然是一個班,他們來往不多,但她成績非常好。他挺驚詫姑父居然知道唐宓的存在,問了原因,才知道居然是姑父的外甥女。李知行問他,是否知道唐宓現在的情況。姑父顯然很清楚,但只說:&ldo;年輕的時候受點兒苦也沒什麼,我當年也是這麼過來的。&rdo;時間他隱約覺得自己已經窺到了唐宓為何厭惡自己的理由,但還是覺得真相併未完全浮出水面。直到他又去問了姑姑,姑姑一提起唐宓就勃然大怒的態度,讓他終於明白了何故。在對唐宓的人品進行抨擊之後,姑姑叫李知行不要跟她接觸。他太驚訝了,完全沒想到自己這樣的家庭居然也會有窮親戚,他懷著滿心感慨,將這件事情告訴了父親。父親笑話他生活條件太好以至於沒見過世面,皇帝也有窮親戚,姑父本來就是農村出來的,家裡還有人在農村,過得很窮困也不奇怪。末了父親強調,家家都有難唸的經,讓他別多管姑姑家的閒事。這麼一想,唐宓對自己厭惡的緣故也不奇怪‐‐然而他更好奇的是,唐宓怎麼認出他?在他的記憶中,兩個人從來沒見過面,他高中之前在燕京讀書,兩個人幾乎不可能有任何交集。他太好奇了。回到學校之後,他不顧她冰冷的態度,找了個機會問她,唐宓當時只丟下三個字:&ldo;不知道。&rdo;鑑於兩人關係太差,得到這個回答也是情理之中了。而他沒有想到,歷經兩年多之後,在學校的最後一天,他才得到了一個並不完整的答案。然而,無論他怎麼在記憶中捜尋,也找不到兩人曾經見過的一絲一毫的證據。六月四號下午開始,學校就基本放假了。學生們分為兩類;走讀的學生自然可以回家,部分住讀的更願意在家裡準備高考的同學也可以回家或者在考場外找賓館住下;還有少部分同學,大約不到總人數的十分之一,譬如唐宓這種情況,還住在學校宿舍,準備高考。到了六號的晚上,整個學校都安靜下來,彷彿一位操勞了一輩子的中年人終於得到了喘息。唐宓覺得挺好。她本來就不特別喜歡跟人打交道,而此時這樣安靜愜意,讓她打心裡覺得滿足,她合上眼,靜靜聽著窗外知了的鳴叫。然後手機忽然響起來。她抓過電話接通。葉一超笑著問:&ldo;睡了沒有?&rdo;寂靜的夜晚,葉一超的聲音格外清晰,連呼吸聲都清晰可聞,彷彿就在他耳邊說話。&ldo;沒有睡。&rdo;唐宓輕輕回答。她趴在床上,左臉貼著枕頭。&ldo;我剛剛才想起,明天就高考了,打電話問問你的情況。&rdo;&ldo;你們在集訓,也很忙吧?&rdo;&ldo;我覺得倒是比你們輕鬆多啦。&rdo;葉一超說,&ldo;你那邊好安靜,宿舍裡還有人嗎?&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