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1 / 2)

小說:黑日誌 作者:皎皎

《黑日誌》作者:皎皎【完結】作品相關萊布尼茨(又譯:萊布尼茲)生平本章字數:7411)萊布尼茨(gottfriendwilhelleibniz)是17、18世紀之交德國最重要的數學家、物理學家和哲學家,一個舉世罕見的科學天才,和牛頓同為微積分的建立人。他博覽群書,涉獵百科,對豐富人類的科學知識寶庫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生平事蹟1646年7月1日,萊布尼茨出生於德國東部萊比錫的一個書香之家,父親弗裡德希≈183;萊布尼茨是萊比錫大學的道德哲學教授,母親凱瑟琳娜≈183;施馬克出身於教授家庭,虔信路德新教。萊布尼茨的父母親自做孩子的啟蒙教師,耳濡目染使萊布尼茨從小就十分好學,並有很高的天賦,幼年時就對詩歌和歷史有著濃厚的興趣。不幸的是,父親在他6歲時去世,卻給他留下了豐富藏書。萊布尼茨的父親在他年僅六歲時便去世了,給他留下了比金錢更寶貴的豐富的藏書,知書達理的母親擔負起了兒子的幼年教育。萊布尼茨因此得以廣泛接觸古希臘羅馬文化,閱讀了許多著名學者的著作,由此而獲得了堅實的文化功底和明確的學術目標。8歲時,萊布尼茨進入尼古拉學校,學習拉丁文、希臘文、修詞學、算術、邏輯、音樂以及《聖經》、路德教義等。1661年,15歲的萊布尼茨進入萊比錫大學學習法律,一進校便跟上了大學二年級標準的人文學科的課程,他還抓緊時間學習哲學和科學。1663年5月,他以《論個體原則方面的形而上學爭論》一文獲學士學位。這期間萊布尼茨還廣泛閱讀了培根、開普勒、伽利略等人的著作,並對他們的著述進行深入的思考和評價。在聽了教授講授的歐幾里得的《幾何原本》的課程後,萊布尼茨對數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1664年1月,萊布尼茨完成了論文《論法學之艱難》,獲哲學碩士學位。是年2月12日,他母親不幸去世。18歲的萊布尼茨從此隻身一人生活,他‐生在思想、性格等方面受母親影響頗深。1665年,萊布尼茨向萊比錫大學提交了博士論文《論身份》,1666年,審查委員會以他太年輕(年僅20歲)而拒絕授予他法學博士學位,黑格爾認為,這可能是由於萊布尼茨哲學見解太多,審查論文的教授們看到他大力研究哲學,心裡很不樂意。他對此很氣憤,於是毅然離開萊比錫,前往紐倫堡附近的阿爾特多夫大學,並立即向學校提交了早已準備好的那篇博士論文,1667年2月,阿爾特多夫大學授予他法學博士學位,還聘請他為法學教授。這一年,萊布尼茨發表了他的,其基本思想是想把理論的真理性論證歸結於一種計算的結果。這篇論文雖不夠成熟,但卻閃耀著創新的智慧和數學的才華,後來的一系列工作使他成為數理邏輯的創始人。1666年萊布尼茨獲得法學博士學位後,在紐倫堡加入了一個鍊金術士團體,1667年,透過該團體結識了政界人物博因堡男爵約翰≈183;克里斯蒂文,並經男爵推薦給選帝邁因茨,從此萊布尼茨登上了政治舞臺,便投身外交界,在美因茨大主教舍恩博恩的手下工作。167l~1672年冬季,他受邁因茨選帝侯之託,著手準備制止法國進攻德國的計劃。1672年,萊布尼茨作為一名外交官出使巴黎,試圖遊說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放棄進攻,卻始終未能與法王見上一面,更談不上完成選帝侯交給他的任務了。這次外交活動以失敗而告終,然而在這期間,他深受惠更斯的啟發,決心鑽研高等數學,並研究了笛卡兒、費爾馬、帕斯卡等人的著作,開始創造性的工作。1673年1月,為了促使英國與荷蘭之間的和解,他前往倫敦進行斡旋未果。他卻趁這個機會與英國學術界知名學者建立了聯絡。他見到了與之通訊達三年的英國皇家學會秘書、數學家奧登伯以及物理學家胡克、化學家波義耳等人。1673年3月萊布尼茨回到巴黎,4月即被推薦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這一時期,他的興趣越來越明顯地表現在數學和自然科學方面。1672年10月,邁因茨選帝侯去世,萊布尼茨失去了職位和薪金,而僅是一位家庭教師了。當時,他曾多方謀求外交官的正式職位,或者希望在法國科學院謀一職位,都沒有成功。無奈,只好接受漢諾威公爵約翰≈183;弗里德里希的邀請,前往漢諾威。1676年10月4日,萊布尼茨離開巴黎,他先在倫敦作了短暫停留。繼而前往荷蘭,見到了使用顯微鏡第一次觀察了細菌、原生動物和精子的生物學家列文虎克,這些對萊布尼茨以後的哲學思想產生了影響。在海牙,他見到了斯賓諾莎。1677年1月,萊布尼茨抵達漢諾威,擔任布倫茲維克公爵府法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書首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