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1 / 1)

小說:惡國舅 作者:春溪笛曉

國舅爺略略一頓,便藉機提議讓清河王世子為使。只不過在趙德御這兒卻只說藉此機會行計,絕口不提那立功之事。於是君臣二人又如往常一般談笑計議起來,等國舅爺離開勤政殿,已是薄暮時分。國舅爺正要離宮回別莊,卻見一人形色焦急地走來,竟是暌違多日的沈適。國舅爺頓步,喚道:&ldo;從之。&rdo;&ldo;國舅。&rdo;沈適一臉複雜:&ldo;近來可好?&rdo;&ldo;極好。&rdo;朝堂上的交鋒看似他慘敗,實則&lso;清流&rso;失去的更多,相較起來,他確實是極好。國舅笑問:&ldo;從之行色匆匆,所為何事?&rdo;沈適略一遲疑,緩緩說道:&ldo;老師病重,需千年老參為藥引,我想入宮求藥。&rdo;能讓沈適稱為老師的,也只有李老一人。國舅爺心中悲憂難辨,面上卻說道:&ldo;宮中的確曾有一株千年老參,不過如今卻在我府中,從之隨我去取吧。&rdo;沈適知國舅爺曾為幼弟蒐羅天下名藥,向趙德御要了那千年老參倒也不稀奇,於是感激地道:&ldo;我替老師謝過國舅。&rdo;國舅爺聽他喊得生疏,也不再多說,領著沈適回府取藥。吳衡去了南方、國舅爺幽居別莊,如今的吳府已少了幾分人氣。家僕見國舅爺歸來,驚懼地迎上,戰戰兢兢地弓著身子領路‐‐小少爺不在,他們可不敢盼這國舅爺會心慈手軟。國舅爺對下人的憂懼恍若未覺,與沈適一起走往前廳。沒過多久,得了國舅爺吩咐的吳府管家就把那支千年老參送了上來。心憂李老的病情,沈適當下就要告辭。國舅爺也不挽留,一路送他到門外,才道:&ldo;莫要讓李老知道這是我給的,就說是官家賜下的吧。&rdo;沈適微怔,卻還是點點頭,乘上國舅爺招來的軟轎前往李府。國舅爺望著軟轎消失在街口,回身卻猛然發覺夜色已至,府上點了燈,此時內外通明,明晃晃地亮眼。國舅爺想了想,沒有入內,喊來軟轎回城外別莊。舊友算計、幼弟離家、李老病重……近來的變故一一掠過眼前,國舅爺閉上眼,思緒隨著軟轎的輕晃而飛轉。這些並不令人高興的事他極少想起,大多也只是在心頭一晃而過,只是一旦周遭寂靜下來,心中那悲喜難辨的感覺就會越來越清晰……&ldo;先生,你可算回來了!&rdo;伴著一聲喜悅的叫喚,轎子停了下來。落轎一看,原來是李寶在別莊前探頭探腦地候著他。沒等國舅爺回應,李寶就自顧自地說開了:&ldo;先生你知不知道他們有多煩……以前那些老賬房是腦子轉不過彎來,現在這些小崽子是腦筋太活了,提了好多我答不了的難題!先生你可得好好教我,不然我可沒臉繼續教他們了……&rdo;聽李寶皺著一張臉訴苦,國舅爺不由笑了起來。萬物推新,更迭不斷,強留總是留不住的。世事皆如此,何況是人?清河王世子使狄的事很快就定下了。這還是虧了趙德御推挪收移的太極功夫耍得好:黃潛善一黨還沒來得及吵開,他就大手一揮下旨讓定陽王世子南下犒軍。所有人都沒聲了。相較於前兩道任命翻起的波瀾,最後一道旨意顯得非常平淡:吳後喜福安王世子至孝,特賜宮行令,出入無禁。狄國上京與臨京隔了六州之遠,狄主生辰在五月中旬,東明使團不日便要啟行。國舅爺也在使者之列,明眼人都知曉趙德御想借此機會讓國舅爺重歸朝堂,可趙德御給的甜棗實在太大了,他們捨不得反對。一切議定後,以趙璦為正使、國舅爺為副使的東明使團就浩浩蕩蕩地出發了。所謂的浩蕩指的是&ldo;禮車&rdo;,一箱箱&ldo;賀銀&rdo;、一匹匹錦帛,然後是難以計數的珍寶、鹽茶‐‐押送的隊伍一眼望不到頭。身為副使的國舅爺肩負著核對禮單的要責,可他語重心長地以長輩的身份囑咐趙璦:&ldo;機會難得,外甥你得把握啊!這事就交予你去辦吧。&rdo;當下就把責任撇得一乾二淨,轉身跟前來送別的官員道別。由於帶著大批貴重的賀禮,車隊走得並不快,離了臨京大半個月才駛到離汴梁不遠的一個附縣。這縣不大,如果不是刻意問詢,很少人會記得它的名字:安平縣。使團之所以會在安平縣停了下來,是因為國舅爺突然病倒。大夫也瞧不出個所以然來,只說國舅爺一路舟車勞頓,疲乏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