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頁(1 / 1)

謝則安很不客氣地說:&ldo;那敢情好,我先謝過殿下。&rdo;趙崇昭就喜歡謝則安毫不忸怩這一點。謝則安挑了挑燈芯,對趙崇昭說:&ldo;殿下是隻想把名醫逼到京城來呢,還是想京城成為天下醫者嚮往之地,雲集而至?&rdo;趙崇昭呆了呆,說:&ldo;有什麼不同?&rdo;謝則安說:&ldo;前者只要在名醫身上下功夫就好,投其所好或者制其所短都可以。&rdo;趙崇昭不恥下問:&ldo;那後者呢?聽起來好像更厲害點!&rdo;謝則安先捧了趙崇昭一把:&ldo;後者只有殿下你才能做到。&rdo;他說道,&ldo;殿下剛剛提到了弘文館,應該也知道館閣是天下讀書人嚮往之地。為什麼呢?弘文館管的是著書立說、建校授學,兩者都是文人朝思暮想的事。&rdo;趙崇昭點點頭。謝則安說:&ldo;對於真正醉心醫術的人來說,他們也有非常想做的事,比如救更多的人、見識等多的病例、讀更多的醫書、收集更齊全的古方和藥材。如果殿下能夠滿足他們這些期望,何愁他們不來。&rdo;名喚芸孃的侍女將謝則安的話一一記錄下來,她的字寫得不怎麼漂亮,但整齊又清晰,完全達到了謝則安的要求。謝則安說話間看了她和戴石几眼,心裡很滿意,這兩個人非常機靈,他是準備把他們當&ldo;秘書&rdo;來培養的,他可不想什麼事都親力親為,幫手必須早點培養出來!謝則安把自己大致的想法和趙崇昭說完,沒接著往下說,而是等趙崇昭先消化自己的話。他安靜地等待趙崇昭回應,眼前卻突然出現了一杯茶。謝則安回頭一看,竟是謝大郎給他倒過來的。謝則安說:&ldo;謝謝!&rdo;謝大郎臉上還是沒別的表情,像個影子一樣杵在一邊。倒是張大德猛地醒悟過來,跑去給趙崇昭倒茶。趙崇昭終於回過神來,對謝則安說:&ldo;確實是個好想法,但我該怎麼做才能做到你說的事?&rdo;謝則安說:&ldo;很簡單,先拋點餌把人引過來就好。&rdo;趙崇昭刨根問底:&ldo;什麼兒?&rdo;謝則安沉吟片刻,說道:&ldo;你可以組織人手開始修《本草》。&rdo;趙崇昭陷入了沉思。謝則安繼續提示:&ldo;如今不是沒有講藥材的書,不過很少,藥材不全,分類紊亂,認藥往往會成為學醫的一大難題,所以修《本草》對於醫者而言意義重大。&rdo;謝則安這並不是信口胡謅,一直到《本草綱目》問世,中醫的藥材分類才有了基本的雛形,在那之前藥物的辨認大多是靠師徒相授,不僅效率很低,認錯的機率也很高,常常有用錯藥醫死人的事出現。趙崇昭還是不太理解:&ldo;我叫人修就成了?&rdo;謝則安說:&ldo;當然不是,還得再加點餌。&rdo;他沒再賣關子,&ldo;我們想幾個新奇的藥材分類法子,廣貼布告到各地驛站和藥鋪,讓南來北往的人都知道這件事。同時也在各地驛站設立收集文稿的地方,讓有興趣參與的人照著我們的要求送一份草藥和相應的介紹過來。只要送了,我們就在《本草》修纂名單上添上他們的名字,在編整完畢前都張貼在太醫院大門前。&rdo;他笑了起來,&ldo;等收到了文稿,我們就按照規範的格式抄好,張貼出去邀人校正,能找出錯處的,重賞!&rdo;趙崇昭兩眼一亮,說:&ldo;就跟&lso;一字千金&rso;一樣?&rdo;當初呂不韋作《呂氏春秋》就是講文稿張貼在城門外,表示誰能增減一字或者改動一字,賞黃金千兩!當時呂不韋勢大,沒人敢自討沒趣去改,《呂氏春秋》的名頭卻藉著&ldo;一字千金&rdo;的佳話傳開了。謝則安喜歡和聰明人說話,聽到趙崇昭的話後笑著點頭:&ldo;對。&rdo;趙崇昭說:&ldo;成,我回去好好想想,整理好思路再去找父皇。&rdo;謝大郎已經知道趙崇昭的身份,聽到這話後沒多大反應,謝則安身邊的戴石和芸娘卻不同,趙崇昭這句話在他們心裡掀起了驚濤駭浪。剛才謝則安一口一個&ldo;殿下&rdo;他們根本沒反應過來,聽到趙崇昭這聲&ldo;父皇&rdo;後才回過味來:今上只有一個兒子,眼前這胖胖的小子能是誰?他就是當今太子爺!戴石和芸娘早就知道自家小官人不一般,卻沒想到會這麼厲害!他們看向謝則安的目光更加敬慕。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