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駙馬的佳話在京中傳得如火如荼,有人羨慕有人妒。與此同時,謝則安還做了點別的事,比如看行曲譜、詩集、文集,甚至菜譜‐‐統統由他和公主共同作序。這事兒做起來一點都不費勁,因為晏寧公主早就把他的所有文稿都仔細收集起來,分門別類的放好,他拿出來的只是比較適合娛樂大眾的那些罷了。當然,謝則安不打算在短時間內把所有東西丟擲去,那樣的話瞎子都看得出有古怪。等《出行圖》的話題被遺忘時,名為《梅花譜》的曲譜又問世了,這本曲譜涵括了包括《梅花三弄》在內的十首名曲,每首都令人過耳難忘。曲譜中有晏寧公主親手寫的序、親手畫的插圖,一時間風靡京城,千金難求。謝則安並未署名,序中卻到處都是他的影子,每每有人聽到《梅花譜》裡的曲子,都會提上一句&ldo;都是駙馬替公主蒐羅來的啊&rdo;。趙崇昭最初聽說《出行圖》時還會發怒,到《梅花譜》出來後卻不再有任何情緒波動。處理完政務,他走到書櫃前抽出其中一個畫軸,攤開看著畫上感情甚篤的一雙男女。畫上的男女沒有任何逾越舉動,情意卻溢滿眉間眼角。趙崇昭派人去查過,很清楚傳言都是真的,自從晏寧去了田嶺縣那邊,他們確實經常這樣出行。再看看《梅花譜》,都是他在晏寧那聽過的曲子,有些是幾年前,有些是這兩年。不管從哪個方面看,謝則安都是一個稱職的駙馬。他非常疼愛晏寧,總是變著法子哄晏寧開心。真是好極了,好極了。妹妹能有這樣一個駙馬,他有什麼好不滿意的?趙崇昭把畫和曲譜放在一起,收了起來。謝則安狠起來還真夠狠,不需要言語、不需要刀刃,就能把他的心剜得鮮血淋漓。趙崇昭把張大德找了進來:&ldo;從今以後,我不想再在宮裡聽到任何關於&lso;謝三郎&rso;的事。&rdo;張大德渾身一震。趙崇昭對張大德說:&ldo;小德子,你明白了嗎?&rdo;張大德說:&ldo;小的明白了。&rdo;趙崇昭說:&ldo;你出宮一趟,把你哥哥帶進宮。&rdo;張大德領命退下,等走出御書房,張大德才發現自己汗溼了背脊。謝則安早就警告了他,讓他必須忠於趙崇昭,宮裡的事連在兄長面前都不要提起。那時他覺得謝則安的顧慮太多餘,謝則安和趙崇昭的情誼他一直看在眼裡‐‐若不是沾了謝則安的光,他根本不可能有如今的地位。當初正是因為謝則安看他順眼,趙崇昭才看他順眼,始終把他留在身邊伺候。謝則安和趙崇昭親如手足,他大哥又和謝則安那麼要好,有什麼好避忌的?沒想到還不到一年,他們之間竟變成了這樣。張大德心情沉重,出宮找上了張大義。張大義有點吃驚,追問張大德是怎麼回事。張大德本來想將趙崇昭與謝則安之間的變故說出來,話到嘴邊,又記起了謝則安的囑咐。他沉聲說:&ldo;我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大哥你隨我進宮一趟吧。&rdo;張大義說:&ldo;好。&rdo;張大義兩人抵達御書房時,趙崇昭正在與姚鼎言商量事情。張大義乖乖等在門外,直至姚鼎言出來了,張大德才入內通報。姚鼎言見到張大義,有些訝異,而後招呼道:&ldo;原來是張先生。&rdo;姚鼎言知道張大義是謝則安的知交,也很清楚農業合作社是由張大義一手辦起來的,所以稱張大義一聲&ldo;先生&rdo;。張大義慚愧地說:&ldo;姚參政折煞張某了。&rdo;姚鼎言說:&ldo;我還有事,要先走一步,改日再去拜會張先生。&rdo;張大義目送姚鼎言離開,張大德已經出來了,把他領進御書房。趙崇昭抬頭打量著張大義。與謝則安走得近的人,總給人一種和別人不大一樣的感覺,比如張大義只是一介商人,出入皇宮卻絲毫不顯侷促,即使是御前奏對也能應對有度。張大義單膝跪地行了個大禮,趙崇昭卻久久沒有開腔。等到張大德和張大義額上都滲滿了汗珠,趙崇昭才說:&ldo;起來吧。&rdo;張大義起身,神色恭謹了不少。趙崇昭說:&ldo;張大義,我找你來是想要你做一件事。&rdo;張大義說:&ldo;陛下儘管吩咐,大義百死不辭。&rdo;趙崇昭說:&ldo;再過一兩年,姚參政要推行青苗法和市易法,到時候你管著的農業合作社能做到什麼程度?&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