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聿林收回了目光,定定地看著手中的號碼,微微有些出神,不知在想些什麼。與此同時,文化館的會議室格外熱鬧。在三月中旬的時候,一個國際貿易交流會將會在首都舉行,到時各國的商家會在這邊設立展館。這是一次跨越性的商政交流會,來的不僅是各國商家,還有各國政界代表!文化館這邊當然不是要商量賣什麼,他們接到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準備給外賓的國禮!當然,他們只負責提出方案,具體採不採納還是得看上頭的意見。國禮大部分是手工藝品,最常見的自然是陶瓷。甘老是陶瓷協會的副會長,也受邀參加這次會議,而且是會議的主要發言人。為了拿出最好的方案,各大協會的人齊聚一堂,你一句我一句地發表意見,誰都想借這個機會給自己這一塊露把臉,爭執半天沒個統一意見,甘老只能乾咳一聲,讓所有人回去寫一份方案,到時挑幾個完善一些的交上去讓上頭審批,看是選其中一個還是選幾個來糅合。這個決定也算是皆大歡喜。所有人都滿意地走出會議室,他們下了樓正要各自歸位,卻瞧見一樓正廳聚著一些人,都是來文化館上興趣班的學生。他們正聚精會神地看著一樓正廳的大螢幕。這是一個彩電商家捐贈的,巨大的彩屏平時放的是文化館的宣傳片,偶爾也會用來轉播在文化館舉行的重要比賽。平時文化館的人並不多,可這會兒正廳那兒卻被圍得水洩不通,所有人的目光都黏在螢幕上。各大協會的成員對文化館的比賽日程比較瞭解,一下子想起這幾天應該是亞洲圍棋聯賽決賽的日子。什麼時候圍棋變得這麼熱門了?各大協會的成員也忍不住駐足。有些平時曾關注過圍棋訊息的人抬眼一看,頓時驚訝地說道:&ldo;是西川江!&rdo;這話一出來,聽過這名字的、沒聽過這麼名字的都議論起來,聽過的說&ldo;啊原來是他&rdo;,沒聽過的則問&ldo;他是誰啊&rdo;。很快地,所有人都明白為什麼這場圍棋賽為什麼這麼吸引人‐‐這位西川江可是&ldo;亞聯第一人&rdo;!甘老也沒走,他沒去關注西川江,目光落在另一個人身上。等確認那年紀比較小的選手確實是自己的學生,甘老罵了一句:&ldo;這不務正業的小子。&rdo;黎雲景也在,他頗為認同甘老的意見:&ldo;確實不務正業。&rdo;其他人奇道:&ldo;你們都認識那小孩?&rdo;幾個年年都會看亞聯賽的圍棋愛好者更是齊齊看向黎雲景和甘老,想知道那和西川江下得勢均力敵的小棋手是什麼來頭。沒錯,勢均力敵。從開局開始,棋局上就沒有拉開過五目以上的距離,現在已經下到中盤了!正是因為雙方棋力不相上下,把對方咬得死緊,底下這些有內行、有外行的學生才會屏住呼吸關注著這場比賽,偶爾工作人員給他們轉播別的比賽還會被他們催促著給換回來!甘老說:&ldo;這是我的一個學生,學習挺厲害。我已經觀察他一個學期了,準備下學期幫他抓來給我當助教。&rdo;他誇道,&ldo;我教了這麼多年學生,從來沒遇到過這樣的,明明不是最聰明的那種,偏偏只要你逼一逼他,他立刻會比剛才進步一大截‐‐沒想到他還會下棋,而且連對上西川江都沒有差太遠。&rdo;&ldo;原來是您的學生!&rdo;其他人恍然了悟。甘老為了讓更多人對陶瓷感興趣,應邀成了首都大學的特聘教授,這事兒大家都知道。甘老看向黎雲景:&ldo;小黎又是怎麼認識這孩子的?&rdo;黎雲景說:&ldo;我認識這孩子的時間可就早了。當初煥然不是被你們說是我們協會最小的成員嗎?結果第二年老張就弄了個更小的進來。&rdo;&ldo;哦哦,我記得這事兒,&rdo;有人接話,&ldo;那小孩挺厲害的,我還弄了兩套他設計的餐具,我爸我媽還有我家孩子都喜歡得很,每天都指定要用它來吃飯。我記得那小孩好像叫袁寧對吧?&rdo;&ldo;對,就是他。&rdo;黎雲景說,&ldo;我記得褚老最喜歡的盆景還是從他那弄來的。這小孩就是不愛好好鑽研書法,什麼都摻一腳。&rdo;又是餐具又是盆景,又是陶瓷又是書法,現在還下棋!其他人都給弄暈了,只能咋舌:&ldo;年輕人就是精力好。&rdo;黎雲景說:&ldo;精力確實好。&rdo;他看向彩屏上專注於棋局的袁寧,在心裡打起了袁寧的主意‐‐這小子腦筋靈活,國禮的事可以把他弄來壓榨壓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