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的喪禮剛剛結束,朝廷內便爆發了一場激烈的爭論。
大殿之上,文武百官分成了幾個派系,各自推舉著心中認為合適的皇位繼承人。聲音此起彼伏,爭執不下,整個朝廷充滿了緊張與火藥味。
張丞相站在最前面,眯著眼,沉默不語,但他的心中卻如明鏡一般,將朝堂上的局勢看得清清楚楚。
他深知,此刻的每一句話、每一個舉動都可能成為影響局勢走向的關鍵。
“丞相大人,您怎麼看?”一位官員終於忍不住,開口詢問張丞相的意見。
張丞相緩緩睜開眼,環視了一圈朝堂上的眾人,然後緩緩開口,“皇位繼承,乃國家大事,關乎社稷安危。我們應以大局為重,以國家利益為先,共同商議出一個最合適的繼承人。”
他的話語雖然平和,但卻透露出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朝堂上的官員們紛紛安靜下來,等待著張丞相的進一步指示。
張丞相繼續說道,“皇上雖然駕崩,但國家不能一日無主。我們應該儘快推舉出一個有才能、有威望、能夠擔當大任的皇子來繼承皇位。同時,我們也要確保這個過程中不會出現任何動盪和紛爭,以免給國家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他的話語中透露出一種深思熟慮的智慧和對國家未來的擔憂。官員們聽後,紛紛點頭表示贊同,並開始重新考慮自己之前的立場和選擇。
但是問題來了。
皇上沒有皇子。
有才能、有威望、能夠擔當大任的......皇子。
沒有啊。
張丞相的話語落下,朝堂之上瞬間陷入了一片死寂。
官員們面面相覷,皇上沒有留下任何能夠即刻繼承皇位的皇子。
“丞相大人,可現在,沒有適合的皇子,這......”
“誰說沒有?”
“丞相大人,您說的小皇子……難道是指您那位尚在襁褓中的外孫?”一位膽大的官員小心翼翼地問道,聲音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
張丞相的神色變得異常凝重。
他緩緩點了點頭,“正是。雖然他還年幼,但血統純正,且是我朝未來的希望。然而,我也深知他此刻無法擔當大任,因此,我們需要一個能夠暫時穩定朝局,待到小皇子成長起來再行傳位。”
朝堂之上再次陷入了沉默,官員們都在心中權衡著這個提議的利弊。
張丞相的外孫雖然血統純正,但年幼無知,顯然無法處理國家大事。而若選擇其他宗室成員或重臣暫代皇位,又可能引發新的權力爭鬥。
張丞相見狀,繼續說道,“我提議,由宗室中一位年長且威望高的親王暫代監國之位,同時設立輔政大臣團,共同處理國家事務。待小皇子成年後,再行傳位,以確保國家穩定,社稷安寧。”
這個提議似乎為朝堂上的官員們提供了一個可行的解決方案。他們開始紛紛點頭,表示贊同。然而,也有一些官員心中仍存疑慮,擔心這樣的安排會引發新的紛爭。
就在此時,一位老臣站了出來,“丞相大人,您的提議固然穩妥,但宗室親王中,又有誰能擔此重任?”
張丞相聞言,微微點頭,“老臣所言極是。這些問題,確實需要我們共同商議,尋找最合適的解決方案。不過,我相信,只要我們齊心協力,以國家利益為重,就一定能夠度過這個難關。”
隨著張丞相的話語落下,朝堂之上的氣氛逐漸緩和下來。官員們開始積極討論,尋找最合適的解決方案。
而張丞相則始終保持著冷靜和客觀的態度,不斷地提出自己的建議和看法,為國家的未來出謀劃策。
張婉馨知道朝廷上的事後,差點沒氣的吐血。
爹是怎麼搞的,什麼宗室親王,她的孩子,才不要這些。
張婉馨決定去找她的父親,希望能說服他改變主意。她怒氣衝衝地來到相府,直接衝進了張丞相的書房。
“爹,你怎麼能這樣做?你明知道我的孩子才是正統繼承人!”張婉馨大聲說道。
張丞相看著女兒,無奈地嘆了口氣,“你這娃娃,怎麼越長大,越是不懂事了,這也是為了國家的穩定著想。現在局勢動盪,小皇子還年幼,需要一個有能力的人來代管朝政。”
“那也不能隨便找個宗室親王啊!要是後面被有心人奪走了,怎麼辦。”張婉馨反駁道。
張丞相沉默了片刻,“孩子,你想什麼呢,現在有誰,比我的權勢更大?這些話,不過是說的好聽